2019年渭南市财政运行平稳
本报讯(记者周海燕)近日,记者从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获悉,2019年全市积极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26亿元左右。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6亿元,占调整预算的101.18%;财政支出完成466.9亿元,较上年增长4.7%,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2019年,全市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3.08亿元。其中,市县投入2.46亿元,较上年增长32.35%。5个国定贫困县共整合涉农资金15.45亿元。设立风险补偿金,撬动金融机构有力支持精准脱贫。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作用日益显现,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使用管理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有关整改高效落实,“排查整改双负责”活动扎实开展,促进了扶贫资金规范管理。在此基础上,财政支农力度逐年加大,制定了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财政保障机制。污染防治支持有力,渭南市成功纳入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城市试点范围,三年可争取中央补助资金9亿元。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建立了市对县“三保”支出预算审核和执行监控机制,各县均制定了“三保”方案,合理安排支出优先次序,切实兜住“三保”底线。民生支出达到387.2亿元,较上年增长4.95%。支持高质量发展措施有力。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支持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等,进一步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开展优化提升财税营商环境活动,抓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29条财税政策执行,加大中小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扶持力度,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拨付产投集团2亿元用于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及开沃产业发展子基金,投入“拨改投”资本金4000万元,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民营企业“助保贷”资金池,争取下达省级汽车产业发展资金3400万元,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建立政府融资担保体系,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力度,撬动金融资本为企业提供支撑,进一步畅通金融和实体经济循环。
2020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计划安排89.4亿元,较2019年增长4%。今年,市财政局将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政策,大力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抢抓中央重大战略机遇,争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项目的资金支持。健全完善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重点支持粮食生产安全保障,实施“3+X”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工程,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生猪保供稳价;坚持精准施策,全力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将专项扶贫资金向深度贫困村倾斜,支持加快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扎实开展扶贫项目资金“五排查五确保”百日冲刺行动。支持冬季清洁取暖、高排放老旧机动车淘汰、重点流域水质改善和农村污水治理,推进土壤污染详查和固体废物整治。落实秦岭生态保护条例,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秦岭矿权退出、矿山修复和生态保护,推动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着力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强政府债务常态化监测,强化风险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确保政府债务监管不留死角。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工作,加强防控经费的监督管理,积极服务健康渭南建设,支持建立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和构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好社保费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因地制宜推进中小学厕所改造,落实各类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国家教育投入政策落实到位。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重点支持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基金归集与管理。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进乡村、社区演出。积极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行摸底调研,多方筹措项目资金,管好用好补助资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魏宝宝)4月23日上午,市教育局组织召开全市教育脱贫攻坚推进会。会议通报了当前各项任务进展情况,对县(市、区)完成...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