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刺槐树

渭南日报 2020-03-19 23:50 大字

姜大进

湭河源自南边山岭,带着泥沙,带着清香,由南向北从渭南城市穿过,最后汇入渭河。我的家乡在湭河的上游,孩提时代在河里玩耍嬉闹,年少时与伙伴沿河边漫步畅谈,成年后独自一人驻足河岸回望思考,湭河见证也陪伴着我一路的成长。河岸边的刺槐林,密密麻麻长满了山坡,是我最留恋最怀念的地方。无论酷暑严寒,它依然挺拔刚强,蓬勃旺盛。小时候和玩伴在树林里找到刚冒出新芽的小树,和小树比身高,给小树浇水培土取绰号。但不经意间再去看它们时,就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我们在河里扑腾摸鱼,在河岸割草拾柴,累了,到刺槐林里,躺在树影斑驳的阴凉下歇息,一阵阵凉风吹过,惬意舒心,至今难忘。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所钟爱的是湭河水的清澈潇洒、奔流不息的灵魂,刺槐林迎着风雨、顽强不息的傲人精神。

一九七六年清明节后,我们这些刚从中学毕业的共青团员,一个个意气风发积极踊跃地响应共青团号召,参加抢修渭河防洪大堤大会战。我们扛着红旗,拉着架子车,一路高歌,步行六十多里终于到了目的地,安顿停当。走向渭河大堤,一望无际的是渭河两岸刚越冬初醒的麦田,青色渭河水无声流淌,河岸边的一片刺槐林格外引人注目。刚刚经历了寒冬的一棵棵刺槐,黑褐色的枝干上抽出翠绿色的嫩芽。我们来到渭河大堤决口处,三人一组,从距渭河堤坝几百米处装满一架子车土,从坝底沿着一个大坡连拉带推送到堤顶,循环往复。由于年龄较小,身单力薄,手上肩上都磨出了血泡,也许是那个年纪特有的好胜心,也许是有旁边熟悉的刺槐林陪伴,一鼓作气咬紧牙关拼命坚持。实在累了,就在刺槐树下小憩一会,好像是吸收了刺槐树坚忍挺拔的力量一样爬起来再干。每遇下雨天,道路泥泞,不用上工,我们三五个伙伴们就坐在屋子里伴随着滴滴答答的雨声,你一句我一句津津有味地侃大山,东拉西扯,聊得不亦乐乎。日子就是在这样累着欢乐着不知不觉地度过,记得刚到渭河大堤时刺槐树树梢刚泛绿,返回家乡时麦子都黄了。

如今,我和当年的伙伴们再次走上曾经参与抢修的渭河大堤,它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堤按照百年一遇的高标准建设,横贯东西,气势恢宏。旁边的渭河水仍如当年一样,但大堤旁的荒芜河滩已成生态公园,公园犹如大堤旁温柔的绿洲,红白相间的健身步道蜿蜒起伏,路旁翠柳婀娜多姿。每遇刺槐花开的季节,刺槐林树枝上洁白淡雅的槐花晶莹剔透,皓白如雪,微香阵阵。仿佛用它美丽的脸庞诉说着它温暖守护渭河大堤,诉说着岁月如歌,沧海桑田。坐在刺槐林下看夕阳,那曾经雄心壮志抢修渭河大堤的少年,现已两鬓添霜,伴着一壶美酒,议论古今,谈笑风生。

一阵微风吹落了几许刺槐花,花落在肩上,我不禁想起刺槐花的花语是春之深爱,永远迷恋的是那刺槐的芳香,永远深爱的正是这刺槐的精神。

新闻推荐

勇担使命的“领头雁”

通讯员党淑尽王艳庚子鼠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全面打响。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渭南市新冠肺炎医...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