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应对疫情防控专家组权威推荐 — 新冠肺炎公众预防指南(十八)

渭南日报 2020-03-12 01:02 大字

糖尿病患者预防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定本临时指南。适用于疾病流行期间糖尿病患者的防护。

糖尿病累及全身,可带来心、脑、肾、神经等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并发症。与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更应注意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由于处于防病的紧张状态,疾病治疗、管理和生活作息规律被打乱,容易加重糖尿病病情。

一、加强疾病治疗和自我管理

1.坚持治疗不停药。按医生要求持续治疗和管理糖尿病,备齐药物、按时足量服药,争取达到血糖和血压控制的满意目标: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老年患者的血压目标可适当放宽至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90mmHg。

2.主动接受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治疗管理,尽量减少去医院的次数,降低感染机会。

(1)已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管理的患者,尽量通过微信、电话、手机APP等方式,与管理医生团队保持联络,规范治疗和管理糖尿病。

(2)还没有在社区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尽量与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主动参加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方便看病、取药、获得咨询和健康指导。

3.自我监测血糖和血压,观察病情变化,根据情况主动就近就医。

(1)及时就医:血糖和血压控制不满意,或与平时相比,自感病情加重,及时联系社区医生远程调整用药方案,如通过远程调整效果欠佳,则应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条件下前往医院就诊。

(2)紧急就医:出现以下危急情况,及时联系社区医生或立即去就近医院就诊。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20mmHg;意识或行为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足部损伤或溃疡等。

二、重视生活方式管理

1.合理营养。

(1)每日主食200~400克,全谷物、杂豆类占1/3。

(2)餐餐有蔬菜,每日300~500克,深色蔬菜占1/2以上,其中绿色叶菜不少于70%。当血糖控制较好时,可在两餐之间吃水果,每次在100~200g左右。

(3)肉类食物以鱼禽为主,蛋类和畜肉适量吃,肥肉少吃,加工肉类尽量不吃。

(4)每餐定时定量。进餐顺序应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

(5)保证充足饮水量,每天1500~2000ml,多次少量,有效饮水,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不建议饮酒。

(6)食欲较差进食不足者,应适量补充复方维生素、矿物质等保健食品以保障营养素供给,提高免疫力。

(7)肾功能不足的患者,遵医嘱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2.适量运动

(1)每周至少150分钟(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2)每周2次肌肉训练,如深蹲、俯卧撑、举哑铃等。

(3)增加日常身体活动,减少静坐时间。

(4)餐后60~90分钟开始运动为最佳。

(5)尽量居家运动。如户外运动,避免与人群接触。

(6)血糖控制极差且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不应采取运动治疗。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和避免暴露于二手烟,限酒,限盐。作息规律,睡眠充足。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情愉悦。正确对待疫情,重视但不紧张,以自娱自乐的方式,放松心情。

三、做好防护,规范就医

(1)尽量减少就医次数,必要时就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取药、获取咨询和健康指导。

(2)就医前电话了解就诊医院情况和就诊流程,做好预约,尽可能减少在医院的逗留时间。避免去发热门诊、急诊等科室。

(3)就医过程人与人之间距离尽量保持至少1米以上,尽量少触碰医院内的设施和物品并及时洗手。

(4)外出就医尽量走路和乘坐私家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在公共场所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5)减少公共场所公共物品的接触;接触公共场所物品后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从公共场所返回、饭前便后、咳嗽手捂之后,要用洗手液或香皂流动水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不用手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不随地吐痰。

(6)主动监测体温和异常症状,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时,立即告知社区医生,按要求到就近定点医疗机构及时就医。

新闻推荐

聚焦主责主业 严查违法行为 全市公安交警深入推进“平安春运”攻坚行动

本报讯(记者崔正博王小敏)连日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积极部署,精心组织,持续深化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加大对酒驾醉驾等严重违法...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