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仁心誉杏林 记临渭区中医医院副院长边永红

渭南日报 2020-01-09 00:37 大字

本报记者 郑直

把脉、问诊、开药……1月6日,刚刚迈进2020年的门槛,临渭区中医医院里人流如织,副院长边永红依然忙得不可开交。

“每当看到病人健康地走出医院,心里就会有种特别踏实的感觉。”这是边永红常常挂在嘴边朴素而真挚的语言。

2000年1月,刚从陕西省中医学院医疗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毕业不久的边永红,被分配到临渭区中医医院内科工作。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坚韧不拔、奋发有为,做一位能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好医生。”边永红为自己定下了奋斗目标。勤于学习,善于总结,短短几年时间,边永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临床一线崭露头角,成为医院的骨干医生。

2013年年初,临渭区中医医院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工作正式启动。作为医院的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边永红临危受命,担负起“二甲”评审中医方面的主管领导工作。他不辱使命,除了开展科室正常业务外,不断学习取经,指导全院内科系统中医诊疗工作,规范完善病历质量,全院的中医诊疗技术实现快速提升,在评审中,受到专家的高度好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医药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认可,中医药发展也迎来了大好时机。传承和发扬好中医这个国粹,我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作为一名医生,边永红深深懂得“打铁需要自身硬”这个道理,他说,只有提高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才能真正为更多患者送去健康。

2019年,医院成立卒中中心后,他率先在全院内科系统使用静脉溶栓治疗,并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患有急性脑梗塞、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对临床疑难杂症应用中医药辩证施治,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从医20年来,边永红始终带着感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与患者零距离沟通。患者都说:“边医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2018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刚忙完工作回到家不一会儿的边永红正准备休息,手机铃声骤然响起,电话那头说道:“一位急性脑出血病人晕厥不醒,呼吸急促,生命危在旦夕。”病情就是命令!他二话不说,迅速推开房门,走进刺骨的寒风之中,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医院。到医院后,边永红一边安慰家属,一边了解病情,并迅速拟定出急救治疗方案。

三天后,那位患者神志逐渐清醒。一个月后,康复出院。出院时,患者的母亲泪水涟涟,拉着边永红的手激动地说:“要不是您,我们家的‘顶梁柱’就倒下了,您可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啊!”

从医20年来,像类似为了挽救患者生命而彻夜不眠的事情,到底在边永红的身上发生过多少次,又有谁能记得清呢?他用实际行动兑现着自己当初的诺言。

急危重患者的救治,是一项复杂而风险的治疗,由此给患者家属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在治疗前,许多患者家属想着法子给边永红送红包,以求“得到边院长的倾力救治”,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自我宽慰。

“一位有良知的医生,绝不能做给患者‘伤口’上撒盐的事,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更不能砸了医院的牌子,丢了医院的声誉!”边永红是这么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有一次,一位患者家属拦住他软磨硬泡,硬塞给边永红一个红包。为了给患者家属吃下“定心丸”,边永红只好暂时“收下红包”。事后,他委托护士长退还患者家属。患者家属感动不已,出院后,特意送来锦旗。

在边永红的心里,诊室墙上挂着的锦旗以及抽屉里放着的一摞摞荣誉证书和感谢信,不是荣誉和成就,而是鞭策他提升诊治水平的动力和源泉。为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他们解除病痛,边永红始终坚持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博采众家之长,结合医疗实践,形成独特的思路和医疗技法,对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肺脏疾病的诊治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和好评,并将自己的探索与实践、感悟与体会写成文章,在国家和省级以上医学期刊发表专业论文5篇,和更多的人分享他的研究成果。

大医精诚济苍生。从医20载,变的是容颜,是日益精进的医术,不变的是边永红的医者初心和医者情怀,用悬壶济世的中医医德,一心为患者排忧解难、驱走病魔,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

新闻推荐

渭南市教育系统朗诵大赛启动

本报讯(通讯员渭教通)近日,由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与渭南市教育局共同举办的“渭南市首届教育系统朗诵大赛”在人民大会堂启动...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