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桃李花千树 香沁满园尽芳菲 临渭区中小学素质教育“7+3”模式综述

渭南日报 2019-12-16 00:59 大字

通讯员潘明辉

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临渭区,130所学校,近10万学生,作为学生实现梦想的阶梯、为数十万家庭的未来幸福奠基,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压在临渭教育人的肩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不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促使文明素养不断提升的自觉行动。为实现这一目标,临渭教育人坚持把人民群众教育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作为工作的“方向盘”,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的“信号灯”,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检验秤”,以“品质教育,美好生活”为根本价值追求,创新品质德育工作,树立体育品牌教育,拓展多元艺术教育,加强信息科技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化课堂改革,突出实践育人特色,规范学校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素质教育工作按照“7+3”模式扎实推进。

这是一方历史厚重的土地,穿境而过的渭河遗韵悠悠,全国仅存的秦始皇焚书台——灰堆遗址、寇准墓等名胜古迹,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千年兴衰。

这是一方圣人驻足的土地,先后涌现出7位宰相、8名大将、12任尚书,更因唐代诗人白居易、军事家张仁愿和北宋名相寇准出生或居住于此而闻名遐迩。

这更是一方文化深厚、崇文尚教的热土,在大手笔、大投入、大发展的教育浸润下,三贤故里生机盎然,香沁满园。

“我们全区教育工作以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主导,以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资金投入为保障,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教育改革为抓手,努力打造生态、活力、和润的临渭教育,让每个孩子沐浴教育阳光。”临渭区教育局局长邢唯远如是说。

近年来,临渭区大力推动素质教育工作,在落实市教育局对德育、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改革、体育、艺术教育、信息科技、社会实践七个方面要求的同时,根据临渭实际,又对素质教育体系进行了完善,在学校管理、教师提升和校园文化三方面加强创新,形成了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7+3”模式素质教育新格局,成为全市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的先行区。临渭区先后被授予省级“双高双普”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等诸多殊荣,被确定为陕西省第二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课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省级实验区、陕西省地共建校本研修实验区。

从春到夏,从城到乡,素质教育工作犹如一股股和煦的春风,吹进了学生的心田,催开了朵朵绚丽的蓓蕾,一幅学有所教、人人出彩的“素质教育画卷”灿然展开。

全面育人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临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工作,始终把青少年素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实施全面育人工程,多次召开专门会议,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工作规划,并从加强领导、营造氛围、政策倾斜、保障投入等方面,致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创新品质德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线,突出学生的国家意识、政治认同、公民人格、文化自信培养,坚持一体化、课程化、活动化、“贤文化”工作原则和“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项目引领、重点突破”工作思路,构建区域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承贤成志”德育工作新品牌。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主阵地功能,建立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格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树立体育品牌教育。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按照“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开展常态活动与体育竞赛相协调”的工作思路,通过优化教师队伍,抓实体育竞赛,加强教学改革,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等措施,全面提升体育教育水平。目前,全区体育专职教师265人,成立体育名师工作室4个,开展中小学体育类课题42项,成立了51所校园足球联盟。

——拓展多元艺术教育。全区始终把学校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围绕“绽放成长、彰显特色”主题,在抓好课堂主阵地的同时,着力构建学校艺术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形成校校有特点、每生有特长的发展格局。通过普及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加强艺术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艺术教育长效保障,强力推进艺术教育教科研工作,不断提升全区艺术教育水平。全区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课率达到100%,使每名学生能够掌握2门艺术项目。

——加强信息科技教育。开展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建设本地特色智慧教育生态环境,以信息化助推教育治理精准高效。目前,全区中小学宽带网络已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实现交互式多媒体教室全覆盖和“网络资源班班通”。城区学校云计算机教室整体建设,互动课堂、创客教室、3D打印、云办公云课堂、VR/AR等新技术不断落地,为教育教学活动创造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也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注入活力。

综合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大提升

“哈哈哈……”从临渭区北塘实验小学一年级三班的教室里,传出阵阵开心的笑声。

“请同学们把课文默读一遍,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分组讨论。”按照制定好的导学案,老师安排到。

这个过程中,老师几次走到学困生跟前,问他们是否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并加入某个小组的讨论。

10分钟后,几道待解决问题已被写到了黑板上。一只只小手就举了起来。五花八门的答案蜂捅而来。

整个课程完全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授课模式,从最初的审题到话题选定、从学写法到自主谈收获,每个环节教师都只是发挥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乐学课堂的理念就是‘自主、互动、乐学、善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让他们学会享受学习的快乐。”临渭区北塘实验小学教研室主任说道。

在临渭区,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课堂特色,这正是全区不断探索课程改革、持续深化课堂改革结下的硕果。为全面提高全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临渭区不断实施综合改革工程:

——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区课程改革按照落实一个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课程实施的根本目标;构建一个体系:构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强化五个措施:加强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工作督查评价五项工作措施的整体思路,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丰富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健全课程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全区中小学课程改革。同时,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典型,着力构建学科考试、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和社会评价等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努力做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素质教育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教育教学中。

——持续深化课堂改革。全区课堂教学综合化改革,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为目标,系统规划课堂教学改革内容,科学选择课堂教学改革方式,积极创造课堂教学改革特色,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扎实开展“临渭金秋”和“临渭之春”系列研讨活动,从校级、城乡发展共同体、区级三个层面逐级选拔优秀的教师参评,评选出各学段示范课优秀教师和“教学新秀”100名,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突出实践育人特色。大力开展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不断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探索出一条富有临渭特色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之路,形成了实践育人“三四五六”工作机制(即三大阵地:学校、渭南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临渭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四大板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劳动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五大领域:自然、历史、科技、人文、社会。六大支撑:教师培训、教研创新、学术交流、资源整合开发、经费保障、安全保障)。临渭区委、区政府累计投入3.6亿元,建成以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特色的渭南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该基地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极大地满足了全区中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需求。

学校提升工程为素质教育提供坚强保障

秋日阳光和煦,走进渭南小学,新修的教学楼里,每一层都用不同的颜色装饰,蓝色代表自由、金黄色代表收获、绿色代表希望,每一种色彩都向学生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临渭区的各个学校都如这里一样,文化氛围浓厚。近年来,临渭区积极实施学校提升工程,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校园文化等方面着手抓好学校提升工程,为素质教育提供坚强保障。

——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以培训、交流、引领为主要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完善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机制,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全面提高校长的管理能力和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通过支教、走教、帮教等形式强化优秀师资交流,促进教育公平,共享先进管理理念,《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对临渭区的支教、送教活动和典型教师进行了报道。目前,全区共成立了98个导师工作室,43个优秀教学能手工作室,14个优秀校(园)长、主任工作室,吸纳城乡校长、青年教师上千人,全力打造了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规范学校管理工作。对照《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要求,深入开展自查工作,从保障学生权益、促进学生发展、引领教师进步、提升教育水平、营造和谐环境、建设现代学校等六个方面全面剖析,通过理顺管理机制,加强教师管理,强化教学管理,规范学生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措施,形成了教育管理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持续优化教与学的内容和方式,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科学形成。

——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全区校园文化以让教育回归文化育人的本真为工作目标,坚持用文化的方式塑造有灵魂的教育,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学校文化“新体系大构建”活动,对学生进行直观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成功构建了充满活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形成了校园文化教学化、育人化、特色化、开放化的“四化”建设模式,全力构筑和谐优雅的师生成长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作用。

筚路蓝缕先天下,群芳竞艳秦东春。临渭人携千年文化传统,抱超前发展之志,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造就了今日之强,也有信心成就明天之更强,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征程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闻推荐

携手共建健康临渭 全民共享健康生活

通讯员张纹周展秦新艳清晨,在临渭区人和健康主题公园的健身步道上,有人在健走,有人在慢跑,伴随他们的是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处健...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