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心田 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倾力为患者搭建“心灵家园”走笔
?护理团队郑重宣誓
?沙盘治疗室
?渭南市强制收治中心大楼
?业务查房
?男病区护理团队
?温馨的就医环境
?特需病区交接班
?公益活动
本报记者郑直实习记者张超
精神疾病诊疗机构是什么样子?阴森、陈旧、禁锢,铁门、铁窗、铁锁……不,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这个样子。
为使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能和健康人一样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多年来,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以其独有的专业方式,积极打造具有“渭南特色”的服务模式,用爱心、耐心解读精神疾病患者内心紊乱的“密码”,倾力修复他们的“心灵家园”,为万千家庭绘就了一幅幅璀璨绚丽的“幸福蓝图”。
精神卫生工作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那么,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是如何根植于秦东大地、情系百姓健康的呢?又是怎样将以前人人“敬而远之”的“冰冷之地”变为如今众人连连称赞的“阳光医院”呢?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为您讲述他们背后那鲜为人知的故事。
环境干预治疗构建温馨家园
走进与渭南高新区良田村毗邻的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一股清新之气随即扑面而来:一幢高达16层的综合大楼矗立在眼前,草木繁盛的院落、星罗棋布的盆花、精美的健康教育专栏和积极向上的职工风貌无不展现着宁静与祥和,到处充盈着人文关怀的气息。要不是天使般飘动的医护人员的身影,记者很难将这里和精神病医院联系在一起。
“在这儿接受治疗,感觉就像在度假……”患者魏河(化名)一句打趣的话语,生动形象地道出了诸多患者在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就医感受。
“优雅安静、温馨舒适的环境,可以让兴奋躁动的精神疾病患者内心恢复平静,舒缓他们的精神压力,有利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渭龙介绍,为保证就医环境符合患者康复的要求,他们多方筹集资金,建成业务用房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的综合大楼。新建大楼宽敞明亮、布局科学、流程合理,每个病区均设有活动室、餐厅、接待室、娱乐设施等,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医疗、康复和生活需求。与此同时,他们按照康复医学要求,美化院容院貌,种植花草树木。优雅的园林环境、悦目的景色,令患者十分舒适,也使该中心成为省内外各地精神疾病患者称赞的康复疗养胜地。
如果说,市精神卫生中心“面子环境”为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绪调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他们“里子环境”的变化,则为患者送上了春风化雨般的温暖和慰藉。采访中,记者在市精神卫生中心听到医护人员提到最多的就是“爱心”这两个字。
“精神疾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市精神卫生中心就是他们温暖如春的‘家园’。”该中心副院长、精神科特需病区主任王渭华说,在这个“家园”里,医护人员像亲人一般呵护着患者的心灵。
在宽敞舒适的候诊区,热情的导医人员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服务;新农合医保审核、残疾鉴定、救助服药专用窗口“各安其位”,一站式服务使患者就医更加便捷;门诊康复中心开展音乐、歌舞、弹唱等工娱疗康复项目,满足患者康复需求;医护人员体贴入微、悉心照料,开展患者联欢会、运动会,通过手工制作、健脑操和手指操等社会功能训练,提高患者动手动脑能力,并促进患者心理疾病康复……
真诚的服务让患者感动。群众满意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奋斗目标,走进科室或病区,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就是群众最大的认可。
实施人才兴院战略倾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人才兴,事业兴。
“精神疾病患者是特殊的病人,这就需要锻造一支特殊的医疗服务队伍。”徐渭龙说,与综合性医院的患者相比,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在病态观念支配下,做出伤害医护人员身心、破坏医院公共财物的言行举止。能不能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和“发药到手、看药到口、吞下再走”,始终带着爱心和责任心为患者服务,不仅考量着医护人员的德,更考量着医护人员的技。
精湛的医术从何而来?大无畏精神又如何淬炼?市精神卫生中心领导班子在发展问题上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把人才梯队建设视为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该中心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战略,出台《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人才培养实施计划》,保持人才存量的高密度;以学科为阵地,注重培育团队精神,发挥杰出人才的引领和组织作用,使其在承担任务、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中开眼界、长见识、强素质;加大对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夯实“三基”培训,并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2018年,该中心共开展各种培训及专题讲座40次,培训人员800余人次,选送20余人次前往北京安定医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四川华西医院、湖南湘雅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等医疗机构进修深造。同时,开展岗位大练兵、临床急救技能大比武、沟通无限情景剧表演赛等活动,营造学知识、比技术、强本领的浓厚氛围,培养出一批医德高尚、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业务技术硬的医者精英,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梯队。
目前,医院拥有职工350余名,其中,高中级职称50余名、硕士生5名、市级优秀专家3名,部分学科带头人在各自领域的专业学会担任副主委、常委、委员,为扩大影响力奠定良好的基础。该中心把“院有名科、科有名医,以专科为特色、以特色创品牌,力做全省地市级领头羊”的发展战略宣传至每位职工,让“立足三秦、辐射西北、走向全国”的共同愿景人人皆知,并用“厚德、博学、仁爱、奉献”的院训激励每一位员工为精神卫生中心发展贡献力量,从而形成“用理念引导人、用愿景激励人、用学习提高人、用制度规范人、用环境改变人”的浓厚的以人为本的氛围,营造出一个上下团结、人才济济、医患和谐的良好局面。
转变发展理念构筑“阳光医院”
阴森、陈旧、禁锢,铁门、铁窗、铁锁……是很多人对精神卫生机构的固有印象,而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大门是24小时开放的,这得益于以徐渭龙为“领头雁”的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领导班子办院理念的“大开放”。
医院与社会一墙之隔,两重天地。重获阳光和自由或是精神疾病患者最渴望却不可及的期盼。“照看一人、拖累一家、影响一片”曾是成千上万精神疾病患者家庭的真实写照。自2000年开始,随着徐渭龙担任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时称渭南市精神病医院),上述现象悄然发生着变化……
自从毕业就终日与精神疾病患者“打交道”的徐渭龙,心里一直有个设想:如何健全精神疾病患者破损的心灵,重塑他们的美好人生?如何让他们“静下心”来接受康复治疗呢……得到有尊严的治疗是唯一途径。
随着党和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和社会对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井喷式增加,眼光敏锐的徐渭龙立即捕捉到实用的信息,他激动万分,兴奋不已地说:“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春天到了!”
随后,徐渭龙积极同有关部门联系,终于使全国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示范区、全国农村地区癫痫病防治示范区落户渭南市。同时,选派骨干赴香港、韩国等地考察“取经”,学习先进理念,转变思维模式。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考察学习,“差异化发展、错位发展”的理念渐渐在徐渭龙的脑海里形成。目前,该中心已逐步形成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睡眠障碍诊治和癫痫病诊治的“四驾马车”驱动的医院发展格局,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躯体化不适的患者纷纷前往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调适。
新理念、新思维带动新发展。从精神病医院到精神卫生中心,从封闭式的铁门、铁窗、铁锁到开放式、社会化,再向主流医学靠拢,一个“阳光医院”模式展现在市民面前。
“精神卫生服务主要服务三类人即精神障碍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正常人群。”徐渭龙告诉记者,他们走专科发展之路,不断扩大服务内涵,除了进行传统观念上精神疾病患者救治工作之外,还对亚健康人群进行心理调适,对正常人群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
为了让梦想变成现实,徐渭龙深知“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医疗联盟。为此,在他的努力和推动下,2018年,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先后加入陕西省精神卫生医疗联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联盟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精神心理疾病联盟,并成为联盟副主任单位;参与陕西省精神卫生质控工作,成为副主任单位;与渭南市第一医院、渭南市第三医院、蒲城北环精神康复医院建立医联体,推动“阳光医院”模式在综合医院开展;精神科医护人员通过医疗联盟,努力学习兄弟医院的业务强项,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同质化水平。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行进。一步一个脚印,市精神卫生中心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每一个脚印都清晰可见,实现从“一切以疾病为中心”“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到“一切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观念的转变。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记录着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走过的足迹,也见证了由当初门庭冷落的一间小房子发展成为如今拥有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第一高楼,并且逐渐成长为三秦大地首屈一指的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承担起全市及周边地区精神疾病患者的医、教、研、防任务,在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医疗、科学研究、专科建设、技术力量等方面位居领先地位的发展历程,渭南市严重精神疾病管理工作也基本达到了“救治一人、解放一家、安定一片”的目标。2018年,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获“全市特殊人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攀登者的脚步永不停歇。如今,徐渭龙正带领他的团队,启动全市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集中收治管理工作,渭南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新模式已经拉开帷幕,同时,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市试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徐渭龙和他的团队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求发展”的精神、阔步前行,一个平安渭南、健康渭南、幸福渭南、美丽渭南正逐步走进渭南人民群众的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小虎)10月24日,渭南市首个红十字应急救护宣传点在市中心医院设立。设立应急救护宣传点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