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士兵的不变初心 记战略支援部队徒步方队教练员四级军士长张召宁
张召宁正在进行牌面训练中。 阅兵牌已是一生的荣耀。
一名士兵的
张召宁,男,今年33岁,目前服役于驻凉某部队,是一名专业教研室教员。从2004年12月入伍至今,已有15个年头,但他的初心一直未变。
从参加朱日和阅兵,成为一名受阅队员;再到此次万众瞩目的国庆大阅兵中,担任战略支援部队徒步方队教练员,张召宁始终牢记着自己的使命。
他说,“两次阅兵,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对军队的忠诚”。
文/李鑫本报记者杨晓虹图/陈爽爽
10月的西昌,气温还没有下降太快。刚刚从北京参加阅兵回来的张召宁更是感到十分温暖,这里没有凛冽的寒风,没有烈日的肆虐。
但8个月集训的点点滴滴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训练场上的酸甜苦辣也留下了无尽的回味。
回到熟悉的单位,正值新兵入伍训练之际,一个个青涩的面容,仿佛让张召宁看到了15年前的自己。在返回的第二天,领导就把他叫来,让他给全团做个汇报,讲讲阅兵训练的经验,“是,我保证把我学到的都教给大家。”
他不想拒绝但又另有所思。急着回家的他不想耽搁一分钟,因为家中一个新的小生命正等着他...
两个消息
不变的选择
今年过年,正在家中休假的他,在除夕前一天接到单位任务通知,征求他的意见是否愿意去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集训。没有片刻犹豫,张召宁立马就接受了任务。
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十分激动,想要第一时间告诉妻子这个消息。刚准备开口,妻子却先说了话:“告诉你个好消息,我刚才去医院了,我怀孕了。”“啊,真的吗?太好了!我也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你,接到单位任务通知了,叫我去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集训。”尽管嘴里十分开心,但他心中又有些犹豫,最后,张召宁还是说出了口。
结婚数年,妻子一直坚持她的工作,又何尝不想孩子出生时有丈夫的陪伴,她还是没有说出口。“部队的任务不能耽误,家里的事一切有我,你就放心去吧。”
两个好消息,不变的选择,不讲任何条件;两个相爱的人,一样的心,不含一丝隐瞒。我为祖国站岗放哨,你为咱家操劳牵挂,只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正月初五,是张召宁离家的日子。火车快要进站的时候,张召宁握着妻子的手,蹲下身子,把脸贴在妻子的肚子上,说了一句“等我回来”,转身便离去。
离开家,他来到北京卫戍区教导大队,后又转战陕西渭南,开始了魔鬼式的集训。一训就是八个月,每天都是十几个小时的训练,两膝盖疼得只能跪着趴在床上睡,疼起来眼泪都流到嘴角。集训期间手机管理严格,外出放假更是不可能。
无法与妻子相见,张召宁只能每天看看照片,抽出时间打打电话,问问情况,叮嘱要注意胎儿。他从来不提自己的病痛,只是说训练确实很累,不过没大问题,能坚持下来。
怀胎十月,集训八月,似乎妻子怀孕周期与集训刚好吻合,心想阅兵完应该能赶回家照顾妻子,迎接新生命的诞生。
可恰恰天公不作美,阅兵结束后的第4天,处理完北京的事,他匆匆往回赶,还没到家,孩子就呱呱坠地了。
隔着屏幕,看着刚出生婴儿的脸,在集训中练了无数次眼神,盯着亮光看不眨眼可以坚持很久的他,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两种身份
不变的使命
徒步方队教练员集训的时光,张召宁这辈子也忘不了。
对于军人来说,一生能参加一次阅兵,已是无比光荣。
这样的时刻,张召宁经历了两次。
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徒步方队教练员,就必须接受他人难以想象的“魔鬼训练”。张召宁一天训练超过10个小时,“正步踢腿、一步两动、快慢步结合”,“踢腿带风、落地砸坑”,全部动作都按照仪仗队的标准要求,一遍两遍三遍无数遍,直到达标为止。本来就有伤的他,身体渐渐吃不消了,训练明显感觉力不从心,有一次病情过重,甚至有被淘汰的风险。“宁愿倒在训练场,也不愿站着回单位”。他每时每刻都在咬牙坚持,心中从未想过放弃。
最终,用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永不言弃的恒心换来了阅兵徒步方队教练员资格证书。
拿到证书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进入了阅兵方队,基本可以保证从天安门前走过接受检阅,参加过朱日和阅兵的他更是自信满满。
但当主教练找到他,让他担任方队领队教练员时,他的心一下子落到了谷底。“为什么是我?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教练员可以上阅兵台,但是领队教练员几乎不会上啊!”反复的思想斗争,他没有同任何一个人讲。还是决定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放弃受阅队员的身份,担任方队领队教练员。既做过“红花”,就好好做一回“绿叶”。
看着自己带出的方队走过天安门,只能在出现意外情况时补上去,作为一名教练员,心里那是五味陈杂。但张召宁不一样,既然做出了选择,就必须毫无怨言,不遗余力。在单位就是士官教员的他,始终把“甘于奉献、乐于清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马坪坝精神印在心中,决心“努力做一名大师傅,带出更多好徒弟”。
两次阅兵,从受阅队员到阅兵方队教练员,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对军队的忠诚。
无数挑战
不变的回答
参加阅兵后,张召宁多了一个新的称谓“救火队员”。
渭南集训开始,教练员个个都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要把全部所学交给每一名队员。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进行完摸底考核后发现,队员的队列基础不容乐观,训练的压力大大增加。作为有过受阅经历的教练员,他协助各中队,抓好单兵动作,哪个排面有问题,哪个单兵动作有问题,就让他解决,像个“救火队员”一样。
“张教练,你看看我的脚步动作准确吗?”
“一排面的齐步行进不稳定,你去协助解决一下。”
“有几名有孤僻动作,你去协助纠正一下。”
……
有一次一个队员问张召宁问题,仔细观察过后,发现这名队员的基础是不错的,动作不标准的原因是由于对标准的认识很模糊,不知道怎样才能提升动作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张召宁发现,这并不是个案,于是集合其他队员进行示范讲解,对每个关节部位的发力点及肌肉运动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让队员自己体会摸索模仿练习,不断给予鼓励,要求他们克服心理压力,坚持做好自己。最终,大部分队员都有了较大提升,他的方法也得到了队员的认可和教练组的肯定。
当练习到正步相关动作时,教练组将方队全部存在痼弊动作的队员集合在一个集训队,专门成立小组负责教学,其中就有张召宁。
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多、压力大,他白天钉在训练场,晚上钉在教案上,创新了“快乐训练法”、“竞争淘汰法”、“视频校正法”等多种组训教学方法,很快这些“病号”便全部恢复,问题全部解决。
教练员集训时学的是徒步方队挂枪队列动作,而要教授领队徒手队列动作,他只能抽时间对领队的八个科目内容进行补差训练,不会就去练,不懂就找人问。他知道领队代表着一个方队的整体面貌,必须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钻研队列动作,研究组训方法、安排训练计划。
阅兵教练挑战无数,困难无数,磨砺无数,每个人都顶着巨大的压力,面对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挑战,“救火队员”张召宁总是冲锋在前,哪里有“火情”,哪里就有他,每次都是一样的回答——“我来。”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阅兵分列式上,战略支援部队方队首次亮相天安门,看着宏伟整齐的方队从天安门前走过,无数和张召宁一样的教练员内心是骄傲与自豪的。总有人要在背后默默付出,为什么不能是我?
15年军旅生涯,两次参阅,无数荣誉。张召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世界展示了我军新型作战力量的风采。甘愿做一片绿叶,执着于训练场的点点滴滴,热情勤奋,昂扬向上,只为让红花开得更加绚烂夺目。
阅兵场即战场,平时听招呼,战时才能听命令;平时过得硬,战时才能打得赢;平时不怕苦,战时才能不怕死。张召宁正如他的名字一样,随时听从祖国召唤,守卫祖国安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左超君实习记者党骁)近日,渭南市召开教育提升五大工程及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城镇小区配...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