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教官阅兵归来
——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某部受阅方队教练员田晨
田晨在阅兵训练场上
渭南日报记者 吕佳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什么事让你印象最深刻呢?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
气势雄壮的阅兵式,扬我军威,壮我国威,既向世界宣示了人民军队听党指挥的政治信念,展现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坚定自信,同时,又展示了中国军人的新风采。
为了这庄严而神圣的一刻,受阅部队的战士们都经历了哪些异常艰苦、生动感人的训练付出?在教练员身上又发生了哪些鲜为人知、感人肺腑的故事?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某部受阅方队教练员、临渭交警大队事故预防处理中队民警田晨,听他讲述这些光荣而自豪的经历。
田晨,1995年入伍驻港部队,曾经担任过人人羡慕的驻港部队护旗手,1998年退伍,后安置到临渭交警大队。今年3月初,经相关部门推荐,部队政治审查,军事技能考核鉴定,田晨一路过关斩将,成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教官,负责某部方队的组训。这个方队是全新的兵种,在阅兵场上首次亮相,田晨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作为教练员既要做好训练场上的严厉教练,还要做好训练场下的知心朋友,随时了解队员的心理状况。”田晨告诉记者,针对常见的伤病,容易出现的问题,必须有效做好心理疏导,才能让队员安心训练。
5月25日,训练方队开始正式进入北京阅兵村进行集中训练。在阅兵村,看到整齐的生活用品,田晨指着刚配发的像保温瓶一般大的水杯,问队员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水杯啊,好大的水杯!”队员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不是,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可怕’两个字吗?”田晨说道。
“训练难度强,体力消耗大。训练初期身体必然会出现不良反应,多喝水是最有效的办法。”队员们半信半疑。果不其然,不到两天,有队友身体出现不良反应,幸亏田晨给他们打了预防针,才不至于影响正常训练。
在数月的时间里,田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退伍军人永葆初心、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优良作风和临渭交警不怕苦不怕累、勇争第一的精神。夏季室外温度高达40℃,地表温度60℃,田晨给队员们讲述临渭交警大队岳蒲杰的典型事迹,讲述临渭交警在酷暑烈日、寒冬暴雪中执勤的情景,用榜样的力量和无畏的精神激励着队员们。训练场上,田晨的皮肤被炙热的阳光晒得脱了一层又一层皮,脚上的水泡磨破后又生出新的水泡,旧的水泡又磨成老茧,皮鞋踢坏了一双又一双,每天坚持10多个小时的强化训练。这对身体和意志力都是一种考验,田晨默默地告诉自己:“军人,必须要有敢打必胜的豪气。自己虽然已经退伍,但是退伍不褪色,一定把事情做好!”
阅兵村里面,考验的是意志品质,磨砺的是生理心理,锤炼的是体力耐力。为达到“踢腿带风,落地砸坑”的震撼,为达到75厘米的齐步步幅,为达到每分钟128步的正步步速,白天,田晨带领队员头顶烈日训练,晚上加班背教案,他说:“阅兵的道路,是留给勇敢者来走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田晨坚持新时期文明带兵要求,注重文明施教并不断创新组训方法,多次被评为方队优秀教练员、阅兵军事训练标兵。
激动人心、万分期盼的时刻终于到来!10月1日凌晨2时30分,集合哨声骤然响起,他们乘车向阅兵指定地点而去。
雄伟的天安门、宽阔的长安街就在眼前;大军列阵,钢枪如林,马达轰鸣,气势如虹,众位将士列阵以待,等待检阅。
“一……二……”将军领队下达“向右看”口令,受阅将士齐声高喊口号,步履铿锵,坚定有力地走过,96米,128步,1分06秒,分秒不差……
那一刻,田晨真正感受到了“一人受阅,一家光荣,一次受阅,一生荣耀”的深刻意义。
“国庆阅兵,向世界展示了真正的中国力量,我为能够参与其中,贡献一分力量深感自豪。”田晨感慨万千,他说:“我会永远记住那个庄严而光荣的时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大力弘扬参训受阅的奋斗精神和战斗作风,并把阅兵精神带回到今后的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老百姓的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新闻推荐
平凡岗位上奋斗出别样精彩 记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临渭区环卫工人王炳文
本报记者郑直徒手掏粪、雨中铲泥、寒冬黑夜疏管道、骄阳之下抽污水……亲朋好友实在看不下去了,心疼地说:“老王,你咋找了这...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