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技术“指挥棒” 念好产业发展经 铁王村猕猴桃产销两旺

渭南日报 2019-10-08 00:48 大字

本报记者 张绚丽 文/图

“早上从广播上听到有专家来我们村上课,吃完饭我就赶紧来了,一定要听听秋冬季猕猴桃咋管理。”9月26日中午,临渭区三张镇铁王村三组村民张兆吉早早来到村委会。

这几年,尝到甜头的张兆吉成了一个技术迷,从不放过任何学习猕猴桃管理技术的机会。

“镇上村上这几年号召大家种植猕猴桃,我也看好这个产业。”2016年,一直靠在外打工谋生的张兆吉回家尝试种植猕猴桃,“平时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有了收入,今年刚挂果的3亩多猕猴桃就卖了两万多元,真是一举多得。”张兆吉说。

都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说起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该村一组村民王益民也给记者讲了一个自己刚开始种植猕猴桃的事情。当时,眼看着被他用茅粪直接浇灌的猕猴桃树奄奄一息,他急忙向临渭区向阳红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宝小平打电话求助,“后来按照宝老师介绍的方法,猕猴桃树才渐渐缓过来了。”王益民说。

“没有技术,光靠自己摸索肯定吃亏。”采访中,铁王村村主任王宏民告诉记者,铁王村从2011年开始发展猕猴桃产业,如今全村1200亩耕地已有800余亩种植猕猴桃,村里像张兆吉、王益民这样享受到用技术带来红利的人其实有很多。

“刚开始我们这一片的猕猴桃产量不高,后来大家通过听课,学习了一些管理、施肥、农药的喷打技术以后,果树的问题少了,产量也高了。”王宏民感慨地说,“现在,村里每年至少给村民组织七八次技术培训,群众听课的热情都很高,也得了不少实惠。”

不光种得好,还要卖得好。

采访中记者得知,王宏民家前段时间成熟的6000斤翠香猕猴桃单价最高卖到了13元,而且基本都是通过微商和朋友圈销售,不仅热销省内,还远销上海、南京和北京等地。

“少肥,少药,不用膨大剂……”王宏民不到10个字便道出了他家猕猴桃不愁销的秘密。

“规模不够,产值来凑。”王宏民告诉记者,铁王村的人均耕地面积特别少,有的组人均只有八分地左右,村里像他一样通过网上销售猕猴桃的人其实还有很多。“唯有品质过硬,让大家吃出健康,才能卖出好价钱。”王宏民说道。

新闻推荐

渭南市出台散煤治理暨“双替代”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本报讯(通讯员毕英明)为加强和规范渭南市散煤治理暨“双替代”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近日,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出...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