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高新区开启“校区合作”新模式 助力人才引进、科技创新

渭南日报 2019-09-27 02:15 大字

本报讯(记者王珂)9月25日至26日,渭南高新区首届“校区合作”启动仪式在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召开,校、地、企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校区合作”新举措。

此次启动仪式,分为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两个版块。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10所省内高校专家教授、毕业生就业处负责同志与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及区内企业负责人代表齐聚高新区,共同探讨如何创新“校区合作”举措,推动学校、地方、企业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助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活动现场,向65名高校专家教授颁发了“渭南高新区校区合作专家智库”聘书,聘请各位专家入库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才智。

近年来,高新区积极招才引智,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创新创业、激励扶持机制,设立了每年7000万元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相继建成两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3家企业研发中心、18家工程技术中心、9个专家工作站,为入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提供了强大平台支撑和服务保障。同时,高新区始终把创新驱动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广泛吸引高端人才,着力推动辖区企业向制造业价值链高端迈进。区内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蓬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稳步推进,3D打印产业化进入“快车道”。

此次启动仪式的举行,标志着高新区率先在全市推行“校区合作”新模式,通过与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专家教授、吸引毕业生就业创业、建立研发平台等方式,开展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交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密集、科研能力雄厚等优势,进一步拓宽高新区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渠道,为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高新区将以此次启动仪式为契机,以更加真诚的态度、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务实的作风,在互惠共赢的基础上,推动校区全面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新闻推荐

渭南交警冒雨除险保平安

本报讯(通讯员李沛华)近期的阴雨天气,导致土壤水分充分饱和,关中环线东线老牛坡段多处出现落石和滑坡。滑落的石头和泥土,严重...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