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临床一线 献爱百姓健康——记市中心医院骨一科副主任医师程福宏

渭南日报 2019-09-26 11:04 大字

渭南日报记者 惠晓翠

他不善言谈,但提起工作却滔滔不绝;他不苟言笑,但对患者却笑脸相迎;他从医23年以来,潜心钻研医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他就是市中心医院骨一科副主任医师程福宏。

想方设法 提升业务技能

9月23日早9时许,记者在骨一科医生办公室见到程福宏时,他正在认真地书写患者病历。程福宏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在交谈中,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从医经历,也勾勒出一位医者的成长轨迹。

怀揣着治病救人的初衷,1996年7月,程福宏自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到市中心医院工作。选择专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当时发展并不成熟的骨一科。“那时,骨科刚从外科分出来,只有5名医务人员,我便向医院申请到骨一科锻炼。”程福宏告诉记者,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他在骨一科一干就是23年。初入职场,为了将书本所学的知识快速地转化为实践技能,他虚心向前辈请教,放弃原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参加各种培训,不错过任何一次提升技术的机会。

转眼间4年过去了,2000年,他向医院提出申请,赴西京医院骨科进修一年。一年里,他跟随专家不断学习,积极实践,开阔了眼界,在专业技术、诊疗理念等方面得到飞速提升。回到科室后,他协助科室主任开展医院首例颈四椎体次全切除术,为医院的发展作出贡献。

迎难而上 钻研新业务

光阴的年轮转到2009年,这一年,程福宏多年的付出有了回报,他成功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同年10月,院领导决定派他赴华县人民医院(渭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前身)骨科,开展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任务,带领华县人民医院骨科开展髋关节置换术、脊椎手术,一年中,做了80台手术。虽然工作强度大,但对我来说,却是成长最快的时期。”回想起到基层医院帮扶的经历,程福宏感慨万千。

2014年,在院领导的多方协调和帮助下,程福宏到重庆医科大学学习3个月,主攻脊柱疾病。3个月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几乎每天都在图书馆里待着,汲取先进的医疗理念。从重庆归来后,他找准了自己的专业方向——脊柱疾病专业。自此,他专攻脊柱病,参加各种培训班,阅读专业书籍,力求在脊柱疾病的诊疗方面有新突破。

如今,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他在脊柱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坚持为急危重症患者建立台账,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均可查询。2018年4月,他独立开展颈前路ACDF、ACCF手术,实现医院技术上的一次大发展,为开展颈后路侧块螺钉固定、椎板切除减压手术、后路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以及先后路再前路的联合手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8年,程福宏荣获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突破一等奖。“医院这个奖项的一等奖空缺多年,对于我来说,这个荣誉是鼓舞更是鞭策。”程福宏自豪地说。

心怀患者 肩扛责任

时间回到2018年12月,家住蒲城的王武(化名)四肢无力,无法行走,才40多岁的他瘫痪在床,苦不堪言。家属带着他到多家医院求医未果,随后,经亲戚介绍,来到市中心医院骨一科就诊。

接诊后,程福宏凭借多年的经验,初步诊断王武患急性颈髓损伤。随后,为其进行一系列检查后,证实了程福宏最初的猜测。制订诊疗方案、进行术前谈话……当天下午,程福宏便为患者做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0天后,王武便可下地短时间地行走。“出院时,他的爱人握着我的手连声道谢,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多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程福宏说。

精确的诊断源于过硬的专业技能,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仍然吮吸着知识的甘露,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学习。“医学领域推陈出新非常快,作为医生,如果不学习新知识,不及时给自己补充新鲜血液,随时都可能被时代淘汰。”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同事眼中,程福宏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不仅手术做得精准,而且耗时短,和他一起做手术,总能学到很多实践操作的知识。面对同事的赞誉,程福宏总是谦虚地说:“这是我上班20多年,自己积累的一点经验罢了。”

“如果让您用一句话概括多年的从医历程,您会怎样概括?”记者笑着问道。“从一名普通医生到副主任医师,一路走来,有付出、有收获,有泪水、有欢笑,有无助、有成长。目前的这一点点成绩,是在医院、科室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支持下取得的,我只希望对得起医生这个伟大的职业。”程福宏若有所思地说道。

新闻推荐

渭南市眼病诊疗培训班在市第二医院开讲

本报讯(通讯员邓露叶晓军)9月21日,渭南市第五期眼病诊疗培训班在市第二医院开讲,全市150余名眼科医务人员参加培训。此次培训...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