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村的美丽变迁
渭南日报记者王珂
地处渭南中心城区西边的渭南高新区白杨街道办红星村,曾经是有名的城乡接合部。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红星村积极实施“富民强村”战略,实现了跨越式转型。
“四化”工程让村子变得更美丽
“以前村里的路面坑坑洼洼,出行很不方便。后来,打了水泥路、安了路灯、再种了花草,村里一下干净漂亮了,人出行也方便了。”今年69岁的黄开运是土生土长的红星村人,谈起村里这些年的变化,老人感慨万千。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红星村村道以前的写照。特别是阴雨天,泥泞不堪的道路,让村民的生产生活十分不便。
2004年起,红星村多方筹集资金,先后对35条巷道进行硬化整修,实现了户户都通水泥路。针对村民关心的吃水难问题,修建水塔6座,打深水井6眼,确保自来水接通到户,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同时,还栽植各类花卉57060棵、绿化路面16120平方米、安装路灯165盏。
原本的泥巴路变成了平坦宽敞的水泥路,原本一到晚上就漆黑一片的村子现在夜里亮堂堂……通过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使红星村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改善。
党建引领让群众住得更舒适
“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是曾经红星村村民的日常生活写照。随着中心城区的发展,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改造,村里大量土地被征用。
2018年5月底,红星村启动了一、二、三、五组拆迁工作,涉及600余院宅院,时间紧、任务重。对此,红星村成立由村“两委”班子和村里党员为主的拆迁工作队,深入村民家中,为群众做好思想宣传和政策解读工作。在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征地拆迁工作顺利推进。随着群众陆续搬离,租住地分散,为此,红星村建立了拆迁过渡期跟踪帮扶群众管理机制,从党委到支部、从党员到搬迁群众进行网格化管理。
“我们从每十户中选出一名村民代表,并且在党委班子、各个支部、各个村民小组设立专人负责,通过一级抓一级进行网格化管理,确保一户不漏。”红星村村委会主任黄百庆说,“各级负责人和村民代表要定期进行入户探望,对村民遇到的生活困难及时予以解决和反馈。”
通过网格化管理,不仅发挥了党组织的服务功能,还让搬迁群众搬而不散、迁而不孤。
产业调整 让村民过得更滋润
征地拆迁使红星村逐步褪下农耕外衣,披上了城市的五彩霓虹。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成为了红星村的头等大事。
红星村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建成了8.5万平方米的商业建筑,同时成立经济合作社,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铺租赁、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由村民入股,村上统一管理,村民不仅每年能享受分红,而且有了更多创业就业机会。
为了继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给群众创造更多效益,红星村还招商引进了“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目前,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红星美凯龙广场已进入招商阶段,正式运营后将成为红星村乃至渭南高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46岁的红星村五组村民姚金莹,没拆迁前在家里经营小旅馆,拆迁后,姚金莹通过技能培训班取得了月嫂资格证。“我现在这个年龄,上有老下有小,有了这个证,还能为家里多带来一份收入。”姚金莹高兴地说。
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红星村先后三次举办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班,帮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累计培训村民120余名,帮助5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
抓党建、促民生、强经济、促发展。通过居住环境改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党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全面发力,红星村华丽蜕变。“我们将继续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干好实事,提高村民收入、提升村民幸福指数。”对于红星村未来的发展,红星村党委书记王少红心中早有谋划。
新闻推荐
每收到一笔善款,王辉都会认真回复,表达谢意。本报记者宋雨摄一场源于微信朋友圈的爱心接力,让这个秋雨绵绵的季节,多了一...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