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杏林不言悔
——记渭南市中心医院老年病血液科主任周淑亚
渭南日报记者 惠晓翠
“不好意思,查房耽搁了一会,让您久等了。”9月2日早9时,约好的采访时间过去了半个小时,记者见到了市中心医院老年病血液科主任周淑亚。眼前的周淑亚,一头短发干净利落,优雅从容。
看起来温润如玉的周淑亚,工作起来,却雷厉风行。面对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她毫不退缩,用过硬的技术和医者大爱与病魔抗争,使众多患者的生命重绽芳华。
医以济世术贵乎精
时光的年轮转到1990年,那一年,周淑亚走出西安医科大学的校门,进入渭南地区医院(现渭南市中心医院)干部保健科工作。
“我在干部保健科工作8年,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当时,陕西省好几家地市级医院都设立有血液科,但渭南却没有。我的舅舅是一名血液科医师,那会,常常听他讲一些血液病患者的诊疗经历,于是,我便向科主任申请进修血液内科。”很快,她的这一想法也得到院领导的大力支持。随后,赴西京医院血液科进修、组织人员、申请购置设备……筹建血液科的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1998年,渭南市唯一一个老年病血液科正式成立,干部保健科随即纳入老年病血液科。
自此,周淑亚在老年病血液科工作已经21年,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科主任、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您觉得对于一名医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记者问道。“医以济世,术贵乎精。对于医生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拥有精湛的医术。如今,医疗事业飞速发展,一天不学习你就落伍了。”周淑亚笑着回答。多年来,无论工作多么忙碌,她始终保持每天阅读专业书籍一小时的习惯,想方设法参加省、市级学术培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练就了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
医者仁心播洒大爱
这是一个与爱有关的故事,也是一个充满感动的故事。
2018年5月的一天,周淑亚在门诊诊室碰到了王女士。“周主任,我老公腰疼了一年多,在西安多家医院骨科都看过,医生诊断为骨质疏松,但病情却越来越严重,现在来医院都很困难。”王女士手持爱人的病历,焦急地说道。“您先别着急,坐着慢慢说。”周淑亚一边安慰王女士,一边查看病历。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她,王女士的爱人很可能患有多发性骨髓瘤。
当然,这仅仅是自己的初步判断,还需要用检查结果来佐证。很快,她为王女士的爱人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实施一疗程化疗后,患者可以翻身,两个月后,就可拄着双拐慢慢地行走。经过一年多治疗,王女士的爱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在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周淑亚告诉记者,如今,王女士的爱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作为一名医生,这也是她觉得最幸福的时刻。
幸福都是相似的,而不幸却各有各的不同。
2018年冬,窗外下着鹅毛大雪,天色已晚,周淑亚正准备下班时,一位近70岁的老人来到科室,带着一个17岁的孩子,孩子面部有大片瘀斑,脸色惨白。老人用带着哭腔的声音说道:“医生,快救救我的孙子,我出门走得急,没带多少钱,你看他到底严重不?”
周淑亚进行检查后发现,孩子全身皮肤有大片瘀斑。她的第一反应是,孩子会不会患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随即,她安排医护人员开通绿色通道,分工协作,办入院手续、建立静脉通路、配血、紧急行外周血涂片、骨髓穿刺、快速染片、阅片……40分钟后,检查结果出来了,初步判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立即给予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经过4小时紧急抢救,孩子病情暂时稳定下来。
“在和老人聊天中,我了解到,孩子的父母离婚多年,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家中经济十分拮据,住院期间,我们在生活及经济上都给予很大帮助。经全反式维甲酸和亚砷酸诱导化疗28天后,孩子状况明显好转,复查骨髓完全缓解,出院时,老人握着我的手热泪盈眶。”周淑亚感慨地告诉记者。
医者职责治病更要“医心”
对很多患者及家属来说,精神上的痛苦往往更加难以承受,他们需要更多的心理疏导。因此,多年来,周淑亚耐心地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深入交流,告知病人及家属当前的现状,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因很多血液病治疗过程复杂、突发情况多,病人有时情绪低落,不愿配合治疗。这时,她就用心理疗法,及时安抚和开导。
为医之法,志存救济,兼具精湛的技术和博爱的医者胸怀,周淑亚才能让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对于患者来说,她是值得信赖的医生;对于年轻的同事来说,她是亦师亦友的长辈;对于家人来说,她却是“不合格”的。“我和爱人都在医院工作,对于孩子,难免照顾不到位,多亏家里老人帮忙。”提起孩子,看起来十分坚强的周淑亚眼泛泪光。
采访结束时,已近中午12时,可周淑亚还不能吃午饭,因为还有个新入院的危重症患者需要查看、制订治疗方案……她就是这样,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中践行着医者诺言。
新闻推荐
9月2日,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秦阳小学学生在科技志愿者的指导下体验VEX机器人。当天,渭南市科协组织科技志愿者来到位于秦岭...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