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潺潺桥上桥
横亘在赤水河上的桥上桥
○刘嘉辉/文郭浩军/图
回望历史,不远处“轰隆”一声巨响,只见八国联军攻破了久经风雨的北京城。是日正值清朝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公元1900年8月14日),慈禧太后惊恐万分,于是在第二日挟光绪帝仓皇出逃,前往西安避难,史称“庚子国变”,亦名“庚子西狩”。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由山西省的风陵渡西渡黄河,途经潼关县、华阴县,又在华州城(今渭南市华州区)留宿一晚,次日一早行至华州与渭南县(今渭南市临渭区)的分界处——赤水河岸。二人在河岸的“恒生泰商号”用餐并小憩后,经一座双层石桥渡过赤水河,华州官员和百姓在桥东跪送,渭南县官员和百姓在桥西跪迎,一时间,车马萧萧,声势喧天。
百年之后,当时的双层石桥依然横亘在赤水河上,而今,它的名字“桥上桥”逐渐为大众所熟知。关于桥上桥的修建年代,当地民间流传种种说法,其中有一说修建于明朝,但翻阅古籍可知,明朝时的赤水河上并无石桥。明朝人南轩在《赤水隈记》中写道:“赤水界于渭、华之境,滨水而居者为东、西镇,往称膏腴。顾自嘉、隆中,奔流数薄,堡、墉渐圮,迤北尤冲决甚,垅变为沙汀。田日瘠而赋犹取,民殊苦之。县令张栋乃筹费筑堤,以通灌溉……”文中并未提及赤水河上建有石桥。清朝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蒋湘南编纂的《同州府志·白公桥》则记载更为明确:“华州西灌水上昔无梁。”那么,桥上桥究竟是何时修建的呢?为何桥上桥会出现叠压的现象呢?下桥和上桥是否修建于同一时期呢?
据清朝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刘遇奇编撰的《续华州志》记载:“有诸生李若兰、渭上诸生樊中杰、姚文英,耆民王希龙……之属。于顺治庚子鸠工命匠,驱石含木,方次第以就大观。则费尤虑其弗给也,中丞白公慨输千金。命渭南县丞孙公、州同知董公督理茸治。而梁告成于康熙丁未。于是民佥曰白公梁。”其中,顺治庚子指顺治十八年,即公元1660年;康熙丁未指康熙六年,即公元1667年。于是,可知桥上桥的下桥于1660年开始修建,1667年正式竣工。
在下桥历经百余年后,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泥沙长期淤积,导致下桥桥眼壅塞、流水不畅,赤水河两岸常遇洪涝之灾,遂于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在下桥之上增修上桥。关于上桥的修建过程,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吴炳南编纂的《三续华州志》中记述甚详:“壬辰,郡侯张公禀请道宪,捐资重修。砌石增高,两边添设护栏,以防车马倾陷。自是河流复畅,堤岸籍无冲决。”
建成的桥上桥,桥面东西长70米、宽5米。上桥和下桥均为九孔,由材质、尺寸和加工方式相同的灰白色花岗岩石条砌成。桥柱、桥洞垂直对应,桥洞高3.5米、宽3.4米,形状与大小完全相同。上桥桥面两侧修有一米左右高的石质栏杆,在栏外雕有九条栩栩如生的龙(现存六条),龙头南望,龙尾北指。每条龙的神态各不相同,有的作吞云吐雾状,有的做张牙舞爪状,分列于各个桥洞的拱顶。
旧时,因赤水河是长安至潼关的必经之地,是关中东西线上仅次于灞河的第二条较大河流,故称之为“九省通衢,三秦要道”。桥上桥建成后,更是方便了诸多商旅。其中,晚清“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的春天就从桥上桥经过,一路西行,于入秋时分抵达其父谭继洵任职的兰州府,是时谭继洵正任甘肃布政使一职。谭嗣同省亲后,又由桥上桥一路东去,出潼关后北上京师应科举考试。
直到民国时期,桥上桥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1924年7月14日清晨,鲁迅先生由潼关坐汽车途经桥上桥,当天下午抵达西安,7月21日正式开始在西北大学讲学。
后来,因桥上桥的下桥被淤泥掩埋,遂隐藏于时光深处。在1980年,当地民众挖取砂石时方才发现。自此,桥上桥显露真容,直至今日。
现在,交通虽已十分便利,但桥上桥仍然继续履行着它的使命,承载着历史的兴衰,屹立在潺潺的赤水河上。
新闻推荐
——临渭区南塬核桃产业让群众乐享生态红利核桃喜获丰收渭南日报记者史王萍左超君初秋时节,走上南塬,看山山绿,看树树绿。在...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