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刘贵良 始终用军人标尺 度量自己的人生

西安晚报 2019-07-28 05:10 大字

刘贵良用心守护高铁线路安全

核心提示

在警察队伍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军营到警营,从军装到警服,身着绿色戎装时,他们尽情挥洒着自己的青春与汗水;身着国际警蓝时,他们忠实履行着自己的忠诚与誓言。他们的身份在变、角色在变,始终不变的,是那颗赤诚滚烫、一心为民的初心。

今年55岁的刘贵良是西安铁路公安局西安公安处渭南北站派出所湾李警务区的一名驻站民警。29年前,他脱下军装走出军营融入警队,成为一名铁路人民警察,在铁路公安战线上不辱使命尽职尽责,始终用军人的“标尺”度量着自己的人生。

1981年,17岁的刘贵良入伍了。在绿色军营,他学会了执着、勇敢、担当和坚守。刚入伍时,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和严格的纪律让他意识到当一名合格的军人绝非易事,投弹、打靶、10公里越野、5公里负重……他咬牙坚持,自我加压,苦练各项军事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3年的军旅生涯,培养了刘贵良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和铁一般的纪律作风。

退伍后他一直保持着军人的本色,在原西安铁路分局阎良建筑段工作的短暂几年,同事提起他都赞不绝口。1990年,刘贵良正式加入铁路警察队伍。入警后,他更是把军人气质带到了警营。初为警察,他从最基本的法律、法规、条例学起,把每一次实战后的体会都一点一滴的记在笔记本上,结合理论反复钻研,业务水平快速提高,多次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入警不到2年,他就凭着出色的表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9年4月28日,郑(州)西(安)高铁渭南北工作队成立,刘贵良正是其中一员。在经过前期大量的辖区基础社情调查工作后,年底终于进入了通车前的联调联试工作。大冷的冬天,刘贵良带领几个年轻民警和护路联防队员扎根到临潼东站,负责临潼东段线路的联调联试,这一扎就是40多天,由于没有营房,只能临时住在项目部的活动板房里。“哪有暖气呀,冬天真是冷的像冰窖一样,下了3天的雪,雪厚的把活动板房给压塌了,没办法,工作还得继续,收拾收拾接着住呗!”刘贵良说。

郑西高铁正式开通时,渭南北站派出所成立。今年已是刘贵良到渭南北站派出所湾李警务区工作的第9个年头,湾李警务区是渭南北派出所线路最为复杂的警务区,也是生活条件最为艰苦的警务区。说复杂,辖区共有7条铁路线互相交错以及低桥墩、低路基、壕子沟、涵洞等众多复杂地形;说艰苦,由于地处偏远,生活设施条件没到位,且由于铁路不断建设,前5年警务区一直没建好,他就租住在村民家中开展工作。这9年,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从事着枯燥而单调的线路治安防范工作,他将军人的气质带到了警营,保持着执着坚定、勇于担当、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尤其是刚去湾李警务区时,因为住所条件差又地处偏远,且当地饮用水水质根本不达标,但刘贵良没有抱怨,而是每天骑车到几公里外的地方拉水喝,这一拉就是一年多。工作初期巡线时,他发现每个桥墩上面都有一个可以上人的缺口,由于湾李的高铁桥普遍比较低,他就带领队员扛着水泥护栏,爬到桥墩上面的缺口处,把缺口一个个堵死,确保行人进不去。2公里线路46个缺口,就这样被他一个个堵住,消除了安全隐患。

刘贵良患有高血压,经常是吃着药工作,但他依然没有一句怨言。再回想起派出所成立之初自荐岗位时的情景:当谈到谁愿意去湾李警区驻站时,刘贵良主动请缨:“所长:我是老党员,让我去吧,年轻人还要找对象呢,那里太偏僻!”就这样,刘贵良扎根在湾李,一步步一点点解决了警务区工作、生活中的现实困难,一年年一岁岁守望着长长铁路的安全,把湾李警务区建设成如今规整美丽的家园,9年来辖区未发生过一起案(事)件。考虑到老刘年龄和身体状况,所长王鹏多次找他想将他调整到派出所值电话班,可刘贵良每次都“倔强”地选择留在湾李警务区坚守。

起床的号角犹在耳畔,匆忙的脚步却已踏遍山间地头。55岁的刘贵良依然风雨无阻地在高铁线路坚守,从军人到警察,改变的是身份,褪不去的是信仰。用他自己的话说:“军人和警察有很多共性,无论是军人还是警察,都担当着保家卫国安全、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职责,党和国家需要保家护国的铁血雄师,也需要护卫安宁的正义之师。我为我曾经是一名军人和现在是一名人民警察感到骄傲。”

文/图记者张红中通讯员刘卫国

新闻推荐

排查隐患防事故

本报讯(记者孙金龙通讯员张亮文/图)7月22日,渭南市临渭交警大队民警开展安全巡查,提醒过往车辆安全通过危险路段。据了解,随着...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