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联合阿里正能量 10万元资助陕西8市20位贫困生

三秦都市报 2019-05-18 02:30 大字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公益记者公众号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开展的陕西520公益季活动正在进行中。连日来,有200多人报名推荐贫困生,经过主办方多种方式的了解核实,5月17日,20名品学兼优的受助贫困生名单确定,他们来自榆林、延安、西安、渭南、铜川、安康、商洛和汉中8市14个区县的20个乡镇。这20名贫困生每人将获得5000元资助。助学金来自于主办方设立的“信任构筑未来”专项助学基金。

今年3月,三秦都市报全媒体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发起“信任种子”活动,面向全省征集10个与信任有关的故事,并设立10万元“信任构筑未来”专项助学基金,邀请10个信任故事的主人公担任“信使”,一起结对资助贫困生。5月17日,十大正能量信使公布。5月20日,在2019届520公益季颁奖盛典上,陕西十大信使将和受助生代表结对子。

NO.1渭南市冯迎:3岁多时,妈妈因重病不治身亡,父亲外出打工,爷爷身患残疾,奶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一年四季离不开药,她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作为班干部处处以身作则,多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

NO.2渭南市念志诺:父亲因一场车祸落下左腿残疾,201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了她的家。原本拮据的家庭更加困难。她在校刻苦学习,每天放学后给妹妹辅导作业。

NO.3安康市罗慧娇:父亲意外身亡,母亲早年离家出走,奶奶智障,生活不能自理,靠低保维持生活。

NO.4商洛市陈永豪:父亲因胆囊癌去世,因病借的外债目前尚未还清,母亲在离家十几里路的地方打工,每天骑车往返,还要照顾老人。孩子读小学四年级,独立懂事,成绩优异。

NO.5铜川市薛毓洁:今年8岁,非常懂事,父亲失去双臂重度残疾,母亲重度残疾,靠低保和亲人的帮助维持生活。

NO.6铜川市陈佳怡:读小学三年级,勤奋努力。父亲患有肾衰竭,每月透析,哥哥智力残疾,全家仅靠母亲打工维持生活。

NO.7铜川市肖欣雨:4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她一直靠年迈的奶奶抚养,奶奶常年有病,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收入极不稳定。

NO.8铜川市谢晴宇:父亲去世,母亲出走杳无音信,孩子学习刻苦认真,懂事乐于助人,随外公外婆生活,两位老人有慢性病。

NO.9渭南市王海涛:属农村低保贫困家庭,父亲因严重脑梗、糖尿病离开人世,母亲也常年多病。他连续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学习标兵等称号。

NO.10延安市同鑫雨:读小学三年级,成绩优异,回家后除自学外还给弟弟辅导学习,母亲意外离世,父亲服刑,姐弟两人与年迈的祖母一起生活,仅靠临时救济勉强生活。

NO.11渭南市荊香:家庭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父亲因病无经济收入,母亲为农民,姐姐上高中,她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秀。

NO.12商洛市雷玥:九年级学生,爷爷奶奶常年有病生活不能自理,父亲患脑梗手术后无劳动能力,母亲打工供她和弟弟上学,她先后获“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荣誉,还获得县级“美德少年”荣誉称号。

NO.13渭南市苏航:两岁时父母离异,母亲改嫁,7岁时丧父,现在与患病的奶奶一起生活。孩子回家后帮奶奶干家务,2019年春节前,奶奶因病卧床,他每天给奶奶做饭吃。

NO.14商洛市解佳:父亲听力残疾二级,母亲语言残疾二级,并且患有慢性甲亢,常年服药,无劳动能力。孩子勤奋好学,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以及“校园文明之星”。

NO.15汉中市卫园源:父亲早年在外打工意外身亡,母亲肢体残疾,患有尿毒症,需常年吃药并接受透析治疗。她在家孝敬长辈,在校学习积极努力,是一位美德少年。

NO.16西安市张延超:和母亲相依为命,品学兼优,连续四年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

NO.17西安市程志豪:家庭贫寒,奶奶腿脚不方便,家里靠母亲一个人的微薄收入和亲戚的资助才得以维持基本生活。他连续多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NO.18榆林市李宇杰:11岁,学习优秀,懂事上进,和爷爷、残疾奶奶一起生活,家庭非常困难。

NO.19铜川市赵梓涵:母亲因病致残后,不愿与任何人接触,她给母亲洗衣、做饭、喂饭,讲笑话、陪锻炼,鼓励母亲。在班里,她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爱好播音与主持,经常主持学校及班级活动。

NO.20榆林市王宝帅:父亲患有严重的腰椎盘突出、脑梗塞、先天性心脏病,基本丧失劳动力,母亲供孩子上学,家庭十分贫困。

本报记者姬娜

新闻推荐

市政协召开四十次主席会议

渭南日报记者杨晓妍实习生程宇婷5月13日上午,市政协召开第四十次主席会议。市政协主席吴蟒成主持,副主席贺韧、徐月凤、杨...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