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亲们富起来” 记佳县官庄便民服务中心刘泉塌村党支部书记刘向成
本报通讯员刘耀东
走进佳县官庄便民服务中心刘泉塌村,只见山山峁峁上,到处是长势喜人的核桃树;村里文化广场上,一张张甜蜜的笑脸,洋溢出浓浓的幸福感。谁曾想,十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而让这里发生改变的是一个叫刘向成的陕北汉子。
返乡创业当“农夫”
刘泉塌村有156户569人,多年来,村民一直沿袭传统的生产方式,广种薄收,虽然养活了一方人,但并没有让钱袋鼓起来。
刘向成是土生土长的刘泉塌村人,打小就跟着父辈们在田地里劳作。为了过上好日子,年纪轻轻就外出做生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率先富起来的刘向成一直想着有一天能在家乡干事业,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向成遇到了在新疆种植核桃的一位朋友。朋友详细为他道出了核桃的生意经,并带他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后,刘向成铁下心来决定做核桃产业。
2011年,刘向成转让了经营红火的生意,带着辛苦赚来的全部家当,返乡当起了“农夫。”
为了鼓励村民发展核桃产业,刘向成首先在自家的承包地开始种植核桃。当一株株核桃苗逐渐露出了嫩芽,看到他的成就,不少村民逐渐有所心动。接下来,刘向成带领大家到汾阳、渭南、平凉等地考察,这一趟下来,乡亲们算是开了眼界,彻底转变了观念,决定一起跟着刘向成种核桃。
勇挑重担共致富
2012年正月,刘向成担任村支书。上任的第二天起,刘泉塌村各个山头上便机声隆隆,打破了山村往日的宁静。多台装载机开足马力平整土地,全村劳力齐上阵,掀起了种植核桃的热潮。
据了解,几年来,该村共平整耕地900多亩,栽植核桃1460亩,还对原有的460亩老品种大扁杏进行嫁接改造,优化了品种。
刘向成好动脑、肯吃苦,他翻阅大量资料,不时请教专家,还多次参加省市职业农民培训,学到了大量专业知识。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土专家”,不仅负责本村的核桃管理,还经常受邀授课培训,帮助更多的群众学到核桃种植实用技术,并借此实现脱贫致富。他总是热情服务,从不要半点报酬。2017年刘向成获得了陕西省高级职业农民证书。
为了提高刘泉塌村核桃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刘向成组织村民成立了合作社,采取集体经营、分户管理的模式统一进行运营。合作社对全村所有耕地进行统一深翻、施肥、修剪和灌溉,核桃成熟后联系客商进行统一销售。
如今,发展核桃种植产业已初见成效。去年虽然刚刚挂果,全村种植户户均收入已达6000余元,村民的信心更足了。该村30户贫困户从此有了稳定的脱贫产业。
近年来,在刘向成的带领下,村里还先后实施了人饮灌溉、道路硬化绿化、路灯安装、文化广场建设等工程,特别是去年实施的移民搬迁工程使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
“让乡亲们富起来,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刘向成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屈闵)11月23日,渭南市中心血站站长严胜利一行20人到安康市中心血站交流学习。在市中心血站领导及相关科室人员...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