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良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渭南日报 2018-11-13 01:00 大字

本报评论员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企业的壮大,创新创业的活跃,一刻也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渭南市积极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切实提升服务效能,为渭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当前已进入第四季度,我们要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持续发力,确保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为渭南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保驾护航。

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个性化精准服务,激发企业生产活力。有关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意识,进一步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提高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实际行动实现服务质量更佳、政务环境更优。积极为企业发展、项目运作当好参谋,用足用好中省市各种政策红利,多途径、多形式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坚持深入企业,及时了解企业运行情况,急企业之急、解企业之忧,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提高产销能力,充分激发企业活力。

为未开工及进展缓慢的项目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各部门负责人要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衔接沟通,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确保新建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项目加快实施。围绕未开工以及进展缓慢的项目,逐一排查原因,及时解决难题,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督促项目单位加快建设进度,争取完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确保项目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依法严厉打击恶意阻挠、非法阻工等违法犯罪行为,为项目顺利推进扫除障碍。

为招商引资创造一流环境,争取更多项目落地开花。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多联络、拜访企业和客商,大力宣传渭南优势,用热情和真诚打动客商,用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客商。进一步营造亲商爱商的社会氛围,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渭南对企业家等高端稀缺人才充满吸引力、凝聚力。要创新思维,以商招商,借鸡下蛋,对有资金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上下游产业链优势的已引进项目,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帮助企业挖掘潜力,延长产业链。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市上下要以“寝食难安、如坐针毡”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以只争朝夕、奋勇争先的干劲,以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作风,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全力以赴促进营商环境再提升,助力渭南市第四季度经济持续发力,再上新台阶。

新闻推荐

办好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 ——就《2018年全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有关问题的通知》访市财政局副调研员陈剑波

本报记者周海燕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会计人员知识更新,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按照省财政厅有关工作...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