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骑”“坐”“开”40年

渭南日报 2018-10-31 01:19 大字

本报记者 陈治中

这个周末,驾车回了趟老家。从“渭南西”上,到“合阳”下,120公里的路程,我这个菜鸟也只开了1小时45分钟就到了。

“要是放在从前,估计这会儿还在汽车站等班车呢。”

妻子说的“从前”,大约是指从2013年上溯到2004年的这段时间。那时候,我们回老家、出远门,不是蹭顺车,就是坐班车,十分不便。如果碰到双休日、节假日,在车站等上个把钟头,也是常有的事。记得有一年放“五一”长假,我们一家人上午8点就来到位于渭清路的客运中心,但每个售票窗口都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硬着头皮、耐着性子,好不容易买到车票,来到停车场一看,候车大军更是蜿蜒曲折、阵势浩大,看得人心里直发怵。大批的人离家,大批的人回家,一有车辆进站,就被围得水泄不通,用“蚁附之”三个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从排队买票到坐上班车,就花了两个多钟头。那时候的班车,并不是一站直达,而是走走停停,运气差的话,有时中途还会被“倒卖”,也只能忍着,敢怒不敢言。经过3个小时的颠簸,在108国道旁的路口,我们才和早已等在那里的三弟会合;然后,转乘了一段“蹦蹦车”,才到了家。这时,老妈锅里的饭菜已经热过至少两遍了。

2004年,我从县里调到市上工作,因为“家”还在合阳,每周都要跑“通生”,便开始了这种舟车劳顿的日子。印象中,当时机关大院只有3辆车,都姓“公”,私家车还只是个概念。但是,这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时代仿佛一夜之间就来到了。变化最为明显的还是私家车的出现和快速普及,瞧瞧,大院里车多得都放不下了,有同志甚至建议上班实行单双号限行措施。大街上,更是车流滚滚、一位难求,社会好像还没做好迎接汽车时代的准备,而它已经捷足先登了。2013年11月,我也成了有车一族,不仅开始了一次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也能时时回家尽孝,享受着汽车带来的便利。

不过,印象中年少的我是“走”过来的,到邻村上学靠走,去亲戚家拜年靠走,寒暑假到地里帮大人干活也得靠走……走得最为“过瘾”的是跟着爷爷去县城赶集。我们老家位于金水沟畔,去县城要经过杏园沟、上河菜园、跛子沟,中间还要过河蹚水、穿过一个叫作一线天的地方,然后一路向北,走好长好长路才能到。小时候感觉那就是“长征”,实际也只有10公里不到的路程。别说没有自行车,就是有也没法骑。这样的路,我和爷爷一走就是大半天。到县城后,把该置办的东西置办好,混上一根麻花或者吃上两个油糕,又得赶紧往回赶。

1983年,我要到外地上学了,老爸才不得不掏了不到30元钱买了辆旧自行车。后来,上学的地方通了班车,我便每周从牙缝里挤出两毛钱去坐班车,自行车便下岗了。

“走”“骑”“坐”“开”,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今,高铁俨然成为靓丽的中国名片,飞机也已成为普通大众出行的选择。

出行的选择多了,出行的脚步自然就快了。这不,今年暑假,妻子就带着女儿北进京城、南下成都,忙得不亦乐乎!

新闻推荐

渭南市公安局华州分局组织民警观看影片《大火种》

本报讯(记者高娟)10月26日,市公安局华州分局政工监督室组织20余名民警观看了影片《大火种》。《大火种》取材自真实历史事件...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