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紫薇花开 ——临渭区阎村镇西王村花海项目助力扶贫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惠晓翠 通讯员 王秋萌
金秋九月,群芳落尽,临渭区阎村镇西王村1800余亩紫薇花却开得正盛。美丽的花儿似一簇簇燃烧的火,点燃了小村对于生活的热情,也为贫困群众铺就了一条脱贫之路。
穷则变
招商引资种花成海
曾经的西王村三面环沟、交通闭塞、土壤条件差,严重制约着小村的产业发展,村民靠着种小麦、玉米为生。村支书王险峰说:“村上土地基本都是坡地,没有灌溉条件,收成全靠‘天长眼\’,一遇干旱就绝收。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坡地每年每亩地产500斤玉米。按市场平均价格每斤1元来计算,一亩玉米毛收入也就500元。”
第一书记陈沛回忆,一切的改变来自2017年,临渭区环卫局包联这里之后。驻村工作队开始四处奔走,为村里规划支柱产业。全村共有贫困群众44户、150人,驻村工作队逐户进行调研、座谈,分析致贫原因。临渭区副区长党根潮、区环卫局局长盛来运带领着村支书赴杨凌等多地考察项目。不久,一个美丽的苗木——天鹅绒紫薇花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天鹅绒紫薇花适合坡地种植,生长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盛花期可达100天。盛花时如绸缎般艳丽,可广泛应用于绿篱、花海花田以及景区建设等领域。
同年11月5日,为了大规模发展天鹅绒紫薇产业基地,村里开展进行集中流转土地。仅8天时间,全村2375亩土地流转到位。
“今年3月,来自江苏一家公司的苗木运了回来。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1800亩坡地全部种上紫薇花。”陈沛说。5月花开时,她才真正地领略到一眼望不到边的花海是何等的美。那一串串、一簇簇、一团团的紫薇花在强烈的阳光下,随热浪而徜徉,格外耀眼,格外让人迷醉。
紫薇花海为西王村吸引了很多游客,这个昔日无人问津的小村红火了起来。
变则通
找到脱贫致富“钥匙”
“花海基地采取‘产业基地+花海旅游+美丽乡村+集中扶贫\’的模式,今年预计可为贫困群众分红1000元,同时增加务工收入。通过产业拉动,找到脱贫致富的‘钥匙\’,也是我们产业扶贫加生态扶贫的初心。”陈沛道出了花海基地的运营模式。目前,西安市园林绿化总公司现场与基地达成总价值2000余万元的合作意向,5家企业也已达成战略合作意向。与此同时,全村40余名贫困群众在此务工。
50岁的张冬梅,多年前丈夫因病去世,照顾老人、孩子的重担便落在她一个人的身上。沉重的压力让一家人的生活黯淡无光,张冬梅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基地落成后,陈沛便鼓励她到基地种植花卉。“以前我在村上砖厂打工挣点零花钱,去年砖厂关闭后,就没了经济来源。今年4月,陈沛鼓励我到基地种紫薇花苗子、浇水,一个月下来也能领到2000元。”有了收入,张冬梅一扫愁容,“干完活回到家,我还能给孩子做饭,挣钱顾家两不误。”
“地不种玉米了,赚不了钱,我把地流转给村上种紫薇花。我在基地为紫薇花除草、打药,一个月也有2300元工资,比种玉米强多了。”贫困群众盛会娥对村上的紫薇花海项目也很支持。盛会娥算了一笔账:将自家土地流转出去,每亩可收入800元,在花海务工,每天可赚60元,只要手脚勤快点,一年时间就可脱贫。
通则久
鲜花铺就致富路
如今,紫薇花为西王村铺就的致富路还在延伸,花海二期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规划设计中。
“以特色花卉苗木生产为基础,通过休闲生态观光+民俗风情+婚纱摄影基地,将全村打造成精品花海的旅游好去处。”陈沛告诉记者,将西王村建设成集旅游、摄影、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村庄是他们的目标,真正实现产业改变命运。使得紫薇花在提升村庄生态形象的同时,助力休闲旅游发展和村民脱贫增收,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花”。
“经一期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尝到了观念转变带来的甜头,希望今后贫困群众美好的生活能像紫薇花的俗名‘百日红\’一样,长长久久!”陈沛期待着,我们也期待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崔晓怡)9月3日,市卫计局召开干部作风问题排查整改工作阶段总结暨专题推进会,总结自查整改阶段工作成效,安排推进监...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