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一汪碧水 ——涧峪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工作综述

渭南日报 2018-08-16 02:53 大字

本报记者张伯阳

从渭南城区出发向东30公里约40分钟车程就到涧峪水库。清晨,涧峪水库流水潺潺,阳光穿云落在水面,微风轻轻一拂,水便从梦中醒来,荡起层层浪。岸边,葱葱郁郁的树木,枝摇叶动,此起彼伏,啾啾几声鸟鸣,回荡在山谷中,一切显得生机勃勃。

涧峪水库的上游是涧峪河,发源于秦岭深处的箭峪岭和草链岭,流域面积115km2,山势陡峻,植被良好,林草覆盖率达90%以上。

2003年涧峪水库开始建设,2008年通过蓄水阶段验收并开始蓄水,是一座以城市供水、农业灌溉、防洪减灾、改善生态以及兼顾发电的中型水利工程。水库设计库容为1284m2,年供水量2250m2,其中农业灌溉950万m3。

近年来根据监测情况水质良好,目前每年向渭南城区供水约1000万m3,约占渭南城区自来水70%的供水量,已成为渭南城区的主要水源地。

习惯早起的梁建照例到库区进行日常巡查,他是涧峪水库的工作人员,巡查管护、护河宣传是他每天的重要工作。“涧峪水库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曾经的脏乱差变身成了绿清美。”梁建感慨,曾经这里人气很旺,很多游客纷纷慕名而来。河道里的生活垃圾逐渐增多,水质也越来越差。梁建提及的变化得益于涧峪水库的一系列环境治理。

2013年4月,陕西省环保厅批复了《关于渭南市涧峪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详细划定了水源一、二级保护区水域、陆域范围和准保护区。

同年9月渭南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渭南市涧峪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为渭南市城区主要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该规定发布后,涧峪水库管理局多方筹措资金,设立了水源保护区一、二级及准保护区界标28块、警示标志等50余处,安装水源保护宣传牌100多块。在二级保护区以内全部进行封禁围网保护,实现了水面全封闭管护,杜绝了钓鱼、游泳、抛撒弃物等影响水质安全的现象发生。13个红外线高清视频站,24小时不间断地对一级保护区库水面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了水源地安全。

涧峪水库实施半封闭式管理,峪内原住居民进出需经过盘查,其余外来人一概不得入内。站在堤坝上俯视,只见碧水荡漾,芦苇挺腰,间或有几只鸟雀蹁跹休憩,最活跃的还数成群的鱼儿。他们无拘无束地畅游其中,或追逐,或嬉戏。其中,鲢鱼是最大的群体,它们是调节水质的能手,主食是水中植物性的浮游藻类,繁殖特别快。

2017年10月,涧峪水库一次性投放了6万尾鲢鱼,利用鲢鱼的摄食控制蓝藻密度,抑制蓝藻蔓延,实现以渔护水、以渔养水、以渔治水,让涧峪水库自我修复,自我净化,构建良好的水生态保护系统。这几年,涧峪里的生态环境改善明显,黄羊、野猪、白鹭等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又重现在山林中。

今年4月,市环保局、市水务局联合组织开展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到2019年年底历时两年,全面完成县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三项重点任务,即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立保护区边界标志、整治保护区内环境违法问题,努力实现“保”的目标。

市涧峪水库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吴增文说:“这是全市30万人的‘大水缸\’,咱可得把这看好喽,最近又时值高温天气,一定要确保把干净卫生的放心水,送到老百姓的家里。”

据了解,渭南市现有1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地市级4个,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有3个,每月对地市级水源地水质进行常规监测,每年进行一次全分析,根据近两年监测结果,渭南市15个集中水源地水质均满足地表水与地下水Ⅲ类水质要求。

“我们给每个水源地都建立了应急预案,建立应急专家库,提高了水源地的应急能力建设,每个水源地进行编码,按照‘一源一档\’要求,建立了饮用水源地的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定时对保护区进行巡查,对水源地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在网站按月公开地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2018年上半年,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市环保局污防科科长焦宝君说。

“为了每日观测南水厂水质情况,我们专门设置了生态鱼,并且委托专业水质监测机构定期进行水质化验,上传渭南水资源信息网,经监测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以上标准。”涧峪水库水量调配科工作人员张建勇说。

南进锋是土生土长的西涧峪人,几十年一直生活在峪内,周围的邻居大都已搬迁出山,他不愿迁出的原因一是留恋,二是贫穷。

他告诉记者,以前在山里还能挖点中药材,水库里还能捞鱼,自从水库下游设立了检查站,沿河道和水面又全部设立了围网,捞鱼啥的都不被允许了。“扶贫干部为了解决我家的困难,帮我买了几只奶羊,可以在山里放养,现在为了支持水库管理,我把家里的羊和鸡都卖了,虽然舍不得,但咱也得为水源地保护做点啥。”

水库管理局为了解决南进锋一家的生活困难,让他在保护区内做点沿途路面清理、围网维护,以及库区巡护工作,以减轻生活负担。

为了防止人类活动对水源保护区水量水质造成影响,保护区内禁止开办农家乐、垂钓、洗涤、游泳、放养畜禽等一切可能导致水土流失或水源污染的生产、建设行为,积极推广沼气减少人畜粪便进入水体。同时,合理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农业种植结构,严格控制和限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有效控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农业面源污染。

市政府和华州区政府从源头抓起,强化水源保护区水质安全,制订《关于秦岭北麓扶贫移民搬迁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涧峪水库库区东涧峪、西涧峪两村的群众脱贫致富移民计划,待移民工作实施到位后,水源保护区将实施封闭管理。

如今,涧峪水库的供水范围已覆盖胜利大街以南,西至渭清路,东至老城。每日稳定向市区提供优质生活用水近4万方,极大地缓解了渭南城区夏季高峰用水紧张状况,改善了城区居民饮水水质。水库管理局大力实施治理库区环境、河岸砌石护坡、库区道路硬化,定期打捞水面漂浮物,保持库区水面清洁无污染,涧峪水库已成为渭南市水质优良的饮用水水源地。

新闻推荐

渭南果业品牌总价值超120亿元

本报讯(记者武丹实习生孙高菊)8月2日,记者从渭南市果业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渭南“五大水果区域”公共品牌总价值达到了123.67...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