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架下甜蜜蜜

渭南日报 2018-07-19 02:37 大字

  本报记者 惠晓翠 通讯员 王秋萌

  又是葡萄飘香的季节。7月12日,雨后放晴,记者来到渭南葡萄产业园,只见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垂挂在藤条上,亮似珍珠,紫若宝石,阵阵果香飘来,使人口生蜜意,甜沁心脾。产业园的葡萄远近闻名,不仅品质好、产量高、销路畅,还串起了贫困群众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

 葡萄熟了

  葡萄是产业园的骄傲,但它是怎么成为下邽镇北七村、神寺村、东关村和城南村贫困户脱贫的“功臣”?产业园副主任王武威告诉记者:“为了突出产业优势,创新致富模式,园区充分发挥人才及技术优势,创立‘产业园+农户’模式,运用党员示范园,引导农民种植葡萄、提升作务技术、健全产业服务、提供就业岗位”。“产业园+农户”,短短的五个字带领园区交上了一份脱贫攻坚的满意答卷。

  “党员示范园是哪些园子?”记者问道。“是我们园区重点打造的4个园子,这些园子的葡萄品种优良,既美观又好吃,很多外地顾客都慕名而来,指名要这些葡萄。走,我带你进园子看看。”王武威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在浓密成荫的葡萄架前,记者看到,早成熟的葡萄夏黑、阳光玫瑰、维多利亚、巨玫瑰如紫水晶般挂满枝头,惹人垂涎。

  这些最新引进的优良品种,因口感好深受市场欢迎,产业园以4个党员示范园为平台,对周边北七村、神寺村、东关村和城南村的贫困群众进行培训,园区党员技术骨干组团通过一对一帮扶、手把手帮带,让贫困果农在田间地头的具体实践中,熟练掌握葡萄的种植技术。截至目前,园区已培训7000余人次,深入田间地头24次。(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渭南市政协召开专题立法协商会议

    本报讯(记者程瑾实习生程宇婷)7月17日,市政协召开专题立法协商会议。会议就《渭南市住宅...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