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农民,贫困群众的“领头雁”
本报记者惠晓翠通讯员王秋萌
在很多人的传统印象中,农民就是与土地做伴,收成好不好全靠天气,赚不赚钱全看运气。但如今,在临渭区有这样一批农民:虽然仍与土地打交道,但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着一个新名字——新型职业农民。
那么,什么样的农民才能被称为新型职业农民?他们与传统农民有什么区别?又是如何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6月21日,记者采访了临渭区农广校校长刘景文。
“肚子有‘墨水\’的职业农民”
“简单地说,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肚子有‘墨水\’的职业农民,一群有知识、有技术、懂经营的‘新农民\’。”谈起新型职业农民,刘景文显得十分兴奋,“都说脑袋活了口袋才会鼓,咱农民要致富,不仅要会下地种菜,还要学习管理运营。要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耕思维中转变出来,用文化知识武装自己。”
多年来,临渭区农广校创新培育工作思路,大胆探索培育模式,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69人,其中初级914人、中级130人、高级25人。如何将职业农民培育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是该校一直思考的问题。2017年以来,该校创新提出“1+4+X”的扶贫模式,即依托临渭区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四项功能(产业示范、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实训)+贫困户的方式,将最先进的种植技术送到贫困群众身边,带动产业扶贫。很快,这一想法得到临渭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
随后,1069名职业农民根据自己的居住环境、产业类型、活动范围、技术特长等情况,包联一户或者多户贫困家庭。之后的日子里,他们活跃在各个乡村,为贫困群众送技术、送服务、送农资、送温暖……
“将先进技术送到贫困户家门口”
在桥南镇花园村村民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王贞养。穿着讲究、谈吐优雅,王贞养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农民。
2016年,她拥有的陕西恒然四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靠着经营农资、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成为当地的佼佼者。偶然的一次机会,王贞养从朋友处得知“职业农民”这个概念。不服输的她来到临渭区农广校报名。之后的一年半时间里,40多岁的她变身为学生,学起果树修剪、阳光心态、电子商务等课程,并以优异的成绩,破格越过初级直接晋升为中级职业农民。
“学习归来后,我将公司经营业务拓展开,发展农产品电子网络销售,业绩也越来越好。”王贞养告诉记者,自己的小日子能过的去了,就想着多帮帮身边的人。在农广校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起,王贞养的团队开始走村入户进行室内农技培训,田间地头讲解种植管理技术。她的团队一时成为桥南、崇凝、丰原等很多地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交谈间,桥南镇秦阳村贫困群众王爱社打来电话:“贞养,你上次给我的核桃用无人机洒药后效果很好,现在黑腐病全好了。多亏你,我才能用上这么洋气的管理方式……”原来,今年48岁的王爱社由于不懂种植技术,家里3亩核桃长势一直不好。2016年,在农广校的协调下,王贞养帮他管理核桃园,修剪、喷药……王贞养将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2017年,王爱社家的核桃亩产量由1000多斤增长至2000多斤。
此时,王贞养的公司也成为临渭区14个职业农民培育基地之一。每月定期举办一次培训,为群众提供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人对人的优质服务。“妹子,你快来看看我这花椒,咋落果呢?”“好,这就来。”这通电话是花园村贫困群众徐爱莲打来的。“记者同志,你稍等,我过去给看看。”王贞养放下电话就准备过去。“您心里有没有觉得这是种负担?”记者问道。她答道:“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带动贫困群众进步是我的责任”
离开花园村,记者驱车前往向阳办东王村,倾听当地小有名气的技术型职业农民——王光的扶贫故事。
39岁的王光虽然年龄不大,却有着10年的创业经历。经过10年的锤炼,他拥有一家农业公司、百亩农场,事业干得有声有色。“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共同进步,是我作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的责任。”王光的话语铿锵有力。
在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资质后,王光积极主动为东王村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出力出资。在他的倡议下,东王村率先成立以职业农民为主的“土专家”技术团队,为周边贫困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撑。今年4月,丰原镇闵家村贫困群众张长军的猕猴桃出现霜冻,王光第一时间为他提出灾后处置建议方案。如今,张长军的猕猴桃长势很好。王光的农业公司成立4年来,解决东王村8名剩余劳动力务工问题,其中包括两名贫困户。
王贞养、王光的故事,是临渭区1069名职业农民奔波在扶贫路上的缩影,他们用汗水书写着脱贫攻坚的感人篇章。
新闻推荐
6月26日上午渭南街头,早高峰又遇雨天,一位老人过马路时被撞受伤,民警脱下雨衣撑在老人头顶华商报讯(记者卫楠通讯员张亮)6月26...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