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保护性耕作示范田小麦增产显著
本报讯(记者 吴莎莎)6月13日,记者从渭南市农机局了解到,渭南市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小麦收获已经结束,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测产,亩产量达到了462公斤,较常规播种增产8.20%。
去年冬季小麦播种阶段,渭南市遭遇强降雨天气,土壤墒情过大,农机具无法进地作业,小麦播种时间较往年推迟了10天左右。加上今年春季小麦拔节期,渭南市普遍遭受一次霜冻天气,扬花期又遭受大风强降温天气,小麦植株水分养分供应不足,大部分小麦产区的小麦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降低了小麦产量。
在此条件下,渭南市农机推广站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决定通过增加播种量来提高基本苗数的方法,弥补由于推迟播种而减少小麦冬前分蘖带来的影响。示范区采取科学播种、合理施肥、及时灌溉、综合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利用秸秆还田覆盖技术和小麦宽窄行种植模式,增强了抗旱、抗寒和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了春季返青期苗情转化,壮苗增加,与传统播种小麦相比,植株粗壮、穗大粒饱、光亮、均匀、无病粒。
测产结果显示,小麦常规播种亩穗数31.9万,穗粒数28粒,千粒重47.81克,亩产量427公斤;保护性耕作亩穗数达33万,穗粒数29粒,千粒重48.24克,亩产量达到462公斤,保护性耕作示范田增产效果显著。
新闻推荐
本报经开讯(记者梁元通讯员樊嘉)6月19日,经开区党工委中心组召开扩大会议,开展冯新柱案“以案促改...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