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幸福生活出发
本报记者惠晓翠通讯员王秋萌
小满温和夏意浓,麦仁满粒量还轻。
如今,每逢周末,约上亲朋好友来到临渭区向阳办赤水村,摘樱桃,赏美景,远离城市喧嚣,很是惬意。可与这好景格格不入的是8户21名贫困群众的生活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多年来,向阳办赤水村党支部依托600余亩樱桃园,铺就了一条就业扶贫之路,这一路上出现的一张张面孔真实可爱,这一路上发生的每段故事都打动人心。
樱桃园搭起就业路
每天早上,先送孙女去幼儿园,再到樱桃园上班。这是贫困群众杨天长最近的新生活。
今年56岁的杨天长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3亩猕猴桃,多年前,他被查出患有骨髓瘤和肾衰竭。高昂的医疗费压垮了这个关中大汉,家中一度断了经济来源,靠着东拼西凑过日子。
对于杨天长的窘况,村干部牵挂在心。在村支书袁红军的多方协调下,他们安排杨天长在樱桃园停车场指挥车辆,妻子在不远处的渭南市军事博览园做保洁。两人就业后,家中的日子终于有了盼头。
5月21日清晨,在袁红军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杨天长。此时,他正在樱桃园停车场,熟练地指挥着来往的车辆,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很久没在杨哥脸上看到笑容了,看得我心里暖暖的。”袁红军说道。“活了一辈子,没想到上了年纪反倒像城里人一样上起了班。”杨天长打趣道,“得益于健康扶贫政策,我现在看病几乎不用花钱,樱桃园里指挥车辆每月能挣1000多元,再加上平常为村里修剪花卉苗木增加些收入,日子能过得去,再也不用跟亲戚张口借钱了……”“
新手”微商赚钱忙
距离杨天长家不远处,最近,村民李荣军正忙着用自己的微店接樱桃单子。
李荣军今年37岁,由于身患强直性脊柱炎,行动不便。针对他的实际困难,村上帮助他用手机做起了微商,一个从来没上过网的人就这样“玩起了手机”,卖起村里的特产。“平时卖袜子,最近樱桃成熟了,我就负责在家接樱桃单子,由我的包联党员王兴负责发货,一天下来能接一二十个单子,挣200多元。”他笑着告诉记者。让李荣军笑容增多的是他从此找到了生活的自信。“你们这个樱桃甜吗,送到会不会坏掉?”“您放心,保证甜,快递保证明下午就到,不会坏的。”经过几句简单的交谈,他在手机上又完成一个单子。
“下一步,我们准备为李荣军配个电脑,让他扩大微商平台,尽快地走上富裕的道路。”袁红军说道。
就业扶贫有妙招
这是赤水村就业扶贫之路上的两个小故事,折射出村党支部的担当与奋斗。
袁红军告诉记者,多年来,赤水村大樱桃因甜度高、口感好而闻名全国,村民的腰包也因此一天天鼓起来。今年,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21人。这21人如何脱贫是向阳办和村党支部领导干部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向阳办脱贫攻坚指挥部的领导下,村四支力量在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的同时,依托大樱桃,积极发展与樱桃产业相关的运输、电商、农家乐、乡村游等产业,拓宽创业就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个思路,是袁红军与村民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产生的。“樱桃采摘季,我们鼓励果农优先使用贫困户进行采摘,按一小时10元进行付费,如今,共有6名贫困群众在樱桃园采摘樱桃,5人在渭南市军事博览园当保洁员。”袁红军的话语简单却落地有声。
分管扶贫工作的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简荣忠向记者介绍,去年,向阳办配合劳务、科技、农技等部门开展劳务技能培训,参加培训800余人次,提供就业信息2000余条,实现劳务输出350余人;共安置公益岗位30余人;安排各村落实贫困劳动力在农村保洁员公益岗位就业40余人……他们努力带领贫困群众行走在幸福生活的大道上。
新闻推荐
按照中省市安委办的统一安排,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从5月开始,到12月结束。在此期间,各县(市、区)将组...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