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项目从“纸上”落到“地上”
本报评论员
昨日,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胜利闭幕。盘点大会期间渭南的“成绩单”:以新兴产业为“主角”,涵盖了农林牧业、能源化工、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的一批合作项目顺利签约,不仅与渭南市“绿色节能环保产业”的布展主题相贴合,也彰显了坚持转型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为今后渭南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签约不是最后的盛宴,一个项目从策划包装到最终见效,落地才是一个关键环节。全市上下要再接再厉,再鼓干劲,全力以赴推进签约项目尽早从“纸上”落到“地上”。
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项目建设事关发展后劲、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全局和长远。近年来,渭南市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型升级,建成了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20个,形成了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为代表的五大产业,打造了清洁能源、3D打印、新能源动力电池、生物发酵等经济发展新支点,为渭南追赶超越提供了强劲支撑。各级各部门要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渭南跨越发展,仍然离不开项目的支持带动,要把“项目为王”理念贯彻始终,在继承和发扬现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力促更多、更好的项目落地开花,为渭南转型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要从服务上主动起来。项目是否顺利落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和服务水平。要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压时限、缩环节、减前置,优流程,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最多跑一次”等商事制度改革,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要当好企业的“店小二”,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真诚服务,同时在学习培训、制度建设、考核办法上再添措施,确保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要从作风上严实起来。项目落地并非易事。要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严字贯穿,扛起责任抓好落实,坚持“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要主动与签约企业沟通对接,上下联动,统筹协调,加快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推进要素保障工作;要创新思路方法,兼顾经济社会双效益,采取有效措施,破除影响项目落实的各类障碍;要把党风廉政建设抓实抓紧,严格遵守八项规定,严防“四风”反弹,完善检查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各方监督,树立务实清廉新形象。
项目是发展的引擎,项目落地是重中之重。借助丝博会的平台,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让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责任、跟进服务、狠抓落实,让更多、更好的项目早日落户东秦大地,为渭南建设“三地一中心”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艳)昨日上午,第三届丝博会中国酵素城暨大健康产业(西安)专场推介会传来喜讯:经开区再次成功签约...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