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基层党组织巡礼 渭南市华州区瓜坡镇党委先进事迹纪实—— 紧扣发展主旋律 奏响富民强镇音
今年62岁的熊新科,是渭南市华州区君沙村2组村民。9月21日,华商报记者走进他的大棚,看到一大棚黄瓜长势喜人。
大棚有望使贫困户脱贫
“黄瓜要天天摘,由于大棚里面的蔬菜虫害少,质量好,拿到菜市场一会就卖完了。”熊新科说,最近几天他每天能有一百多元的收入,到11月份黄瓜结束后,这棚黄瓜能卖到6000元。“这不是主业,黄瓜棚其实是副产品,最卖钱的是普罗旺斯西红柿。”渭南市人大代表、君沙村党支部书记熊永红说,根据去年西红柿销售的情况推测,这种西红柿每斤能卖到4元,这个大棚保守计算收入能达到3万元。等到明年7月西红柿结束后又开始种植黄瓜或豆角。前面6000元卖黄瓜的钱基本上就够大棚两季的投资,后面的3万元就是纯收入。
熊新科的妻子此前不幸去世,一个女儿也出嫁了。后来他又娶妻,妻子带来两个孩子,由于妻子和其中带来的一个孩子身体原因,导致熊新科家庭经济紧张。而熊新科常年在附近打工,一个月的收入只有一千多块钱,加之年龄大了,打工愈加困难。
村支部书记熊永红知道熊新科的家庭遭遇后,劝他回来种植大棚蔬菜。没想到,熊新科经营大棚还不错,将大棚管理得井井有条。
华州区瓜坡镇党委副书记时鹏说,熊新科的大棚以及里面的水、电、种子、菜苗费用都是合作社出的,而合作社的钱是镇上整合的扶贫款。瓜坡镇将这种模式起名叫“党支部+合作社+股份制+贫困户新经营体模式”。
用“三变”促发展
瓜坡镇位于渭南市华州区西南8公里,是华州城区副中心,距渭南市主城区15公里,连霍高速、310国道和老西潼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境内工业发展迅猛、设施蔬菜享誉省内外,属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全国重点镇。辖12个村(社区)、129个村民小组,人口5.3万人。镇党委下设7个党总支,30个党支部,党员847名。
华州区瓜坡镇党委书记梁学锋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用“三变”来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和资金,使农民通过改革享受到集体经济的红利。经过深入调查、摸底、走访、研判,并根据瓜坡镇实际,决定在瓜坡镇君沙村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带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君沙村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在村支部引领的拳心大白菜专业合作社种植的无公害绿色品牌蔬菜更是誉满三秦。村上一是走访摸底,登记核查全村固定资产;二是把这些资产盘活,有效利用起来发展生产;三是进行户口摸底成员身份界定。通过前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初步凸显农村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成效,并初步探索总结出一条如何尽快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使贫困群众脱贫之路。镇政府整合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村龙头企业——拳心大白菜专业合作社作为入股资金,带领全村98户328人的贫困户走上脱贫快车道。
党建引领 产业支撑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对于君沙村的探索,也凸显出三大亮点。
亮点一:支部+合作社+股份制+贫困户新经营体模式。新建创业扶贫园,流转土地28户70.38亩,前期投资120万元,新建日光大拱棚40棚,政府整合资金注入合作社,由拳心大白菜专业合作社为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签订入股协议书。
亮点二: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优待扶贫模式。由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协议书,承包日光大拱棚,每年承包金6000元,非贫困户年交12000元,低价承包给贫困户,一年内合作社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并免去管理费水费,其经营收入归贫困户自己。
亮点三: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固定性工资收入,专业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与本村有生产能力和有种植技能的贫困户签订劳务就业协议,确保每个劳务者每年有6000-8000元的收入,同时尽量提供20-40人进产业园打工,使大部分贫困户成为作务能手,从根本上脱贫。
瓜坡镇在全区目标考核中连续五次位列第一,连续两年荣获渭南市“十佳乡镇”荣誉称号,被市委命名为“平安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13至2015年度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被确定为陕西省31个重点示范镇之一,连年受到省政府表彰,2014年跻身全国重点镇行列,2016年荣获区委区政府“优质服务窗口单位、招商引资一等奖、项目建设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华商报记者崔永利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渭南讯(记者杨晶)9月23日上午8点,由陕西省体育局、渭南市人民政府主办,渭南体育局、临渭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17年“丝绸之路”中国·渭南华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渭南市鸣枪开赛。来自国内外职业车...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