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双手 残疾人网球运动员迪应斌的人生“突围战”

渭南日报 2021-11-18 00:54 大字

本报记者 吕佳

一个没有双手的人,能打网球吗?残疾人网球运动员迪应斌给出的答案是:能!在三秦大地落幕不久的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他还获得站姿网球项目比赛双上肢男子团体、双打、单打的三个第一。

迪应斌是如何创造这个传奇的?近日,记者前往华山脚下的华阴市孟塬镇迪家村,为您讲述迪应斌的体育人生故事。

今年31岁的迪应斌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勤劳朴实,家里的日子虽然算不上富裕,但他也有着一个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可是,就在他14岁那年,他们一家人的快乐戛然而止。2004年3月,迪应斌不慎被高压电击中,从医院的病床上醒来时,发现自己不仅失去了双手,整条左臂也不见了踪影,右臂从腕关节以上肘关节以下离断。这样的遭遇无论对谁来说,都是沉痛而致命的打击,何况他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

从那以后,迪应斌变得沉默寡言、自卑自闭,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年多不出家门,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慢慢变成了“啃书虫”,从当初的打发时光到被众多名人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所感染,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他心中激荡,于是暗下决心:“我是个男子汉,一定要勇敢站起来!”

决心是成功的开始。虽然,那时的迪应斌心里还不明白“成功”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但是必须实现自己穿衣、自己吃饭等“微愿望”。通过日复一日的练习,他的生活自理“本领”开始见长,并且学会用嘴巴咬住笔头写字。回忆往事,迪应斌历历在目,为了学会写字,他记不清用嘴咬坏了多少笔头,嘴角干裂磨破了多少次,从七扭八歪到字迹工整……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灾难病痛可能会带来肢体的残缺,但它打不垮一个坚强人的意志。2005年10月,陕西省残疾人游泳队来渭南挑选运动员,迪应斌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残疾人游泳运动员。令他没想到的是,在小小的游泳池里竟游出了广阔的天地,打赢了自己人生的“突围战”。

迪应斌心里清楚,想要破茧成蝶,唯有战胜自我,练就出叱咤赛场的真实本领。接受正规游泳训练之初,他平衡能力差,经常呛水,但他水感好,很快就学会了“狗爬”,游泳天赋逐渐显露,在教练的精心指导下,他学会了出发、转身、打腿、倒边等基本动作。从最初的每天跑几公里到每天跑8公里,再到每天十几公里的体能训练;从水上训练,到腰腹部的力量训练……

像迪应斌一样,众多的残疾人都无法拒绝命运的磨难,但却在体育竞技场上书写着勇者的自强不息。2007年,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第七届全国残运会上,迪应斌出征告捷,获得男子SM6级200米混合泳第五名、S6级400米自由泳第五名。2011年,在浙江绍兴举行的第八届全国残运会上,他获得了男子SB6级100米蛙泳第二名、S6级100米自由泳第四名,并打破一项全国纪录。2015年,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九届全国残运会上,他获得男子SB6级100米蛙泳第一名,并打破全国纪录。2015年,他还走出国门,在美国游泳公开赛上获得SB6级100米蛙泳第一名、SM6级200米混合泳第一名、S6级100米自由泳第二名;次年,在巴西里约残奥会上,他获得男子SB6级100米蛙泳第五名……

迪应斌说:“只要辛勤付出,终会有回报。”

2019年11月,从陕西省残疾人游泳队退役的迪应斌回到家中。半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迪应斌第一次听到了“残疾人网球”。

“让我想不到更想不通的是,没有手的残疾人怎么去拿球拍打球?”迪应斌带着疑问前去了解详情,才知道这个项目是此次残特奥会增加的新项目。为了实现在家门口参加比赛的愿望,他决定再拼一把,于是,他从残疾人游泳运动员摇身一变成了残疾人网球运动员。

让迪应斌没有想到的是,网球训练又让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长”出拿球拍的“手”,他和队友费尽周折在西安城中村找到一家做门窗的店铺,订做了一个铁圈固定在网球拍的手柄上,再将胳膊套在里面进行训练。但铁圈和残肢互不相融,卡得松了球拍不稳定,来回旋转,影响击球效果和方向,卡得紧了又互相排斥,残肢都被勒得发麻发紫,磨出血是常有的事儿。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训练,最终让迪应斌在残特奥会的赛场上闪闪发光,一举拿下三块金牌。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每当这首曾给迪应斌无限力量的歌曲《隐形的翅膀》在耳畔响起时,他心里就会充满无限的力量。

“我们残疾人运动员就是要在不断超越自我、追逐梦想、创造佳绩的同时,展现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迪应斌说,“通过网球这项运动,能让我们奔跑在阳光下,能让我们失去双手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感受网球运动的魅力!无形中像有双隐形的双手,挥舞着球拍,击飞出去的网球就像飞翔的梦想……怀揣梦想,心存信念,顽强拼搏,梦想之花终会绽放!”

新闻推荐

党建引领强服务红色物业暖民心

连日来,华阴市住建局党委华城物业党支部以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打造“红色物业”品牌,以抓实主题活动、...

华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阴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