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郭宗昌

渭南日报 2021-10-29 00:34 大字

郭宗昌的《金石史》

郭宗昌的墨迹

闫广勤

金石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关中地区因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比较多,金石学也比较发达,出现了许多金石学家。明末清初的华州人郭宗昌,就是其中一位。

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王弘撰、诗人钱谦益,清初文坛领袖王士祯,晚清著名文史学家李慈铭等,都对郭宗昌推崇有加。王弘撰为郭宗昌的《金石史》作序,认为“三代以来,金石文之言,蒐考博而鉴定精,词复蕴藉尔雅,关西好古者未能或之先也”。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写道:“华州郭胤伯(宗昌),博雅好古,善鉴别书画金石,篆刻分法,为当时第一。所撰《金石史》,与赵崡赵孝廉(紫崡)《石墨镌华》并行于世。”上世纪初期迄今,金石学研究,亦多有研究郭宗昌及其《金石史》的论文。

郭宗昌,字胤伯(为避雍正讳,后人又写作允伯、嗣伯),华州甘泉里(今渭南市华州区城区东北部)人。他生于明万历初年,卒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

借助关中得天独厚的历史底蕴,郭宗昌终其一生都在访碑搜帖,辑录印谱,收藏金石,并对其鉴别、研究。

郭宗昌的金石收藏,据他在《华山庙碑》的题跋中说:他收藏的金石古文,虽不及宋朝的欧阳修、赵明诚,但“癖结膏肓自谓过之”。同时代的著名诗人钱谦益,在一首诗中称赞郭宗昌的古物收藏是:“关中郭髯最好古,十年收讨盈箧箱。”“忘年交”王弘撰在《山志》中,指郭宗昌“好收藏古印,积五十余年,共得一千三百方。”他的金石学研究即在此基础上进行,其成果主要集中在《金石史》和《松谈阁印史》两部专著中。

《金石史》共分两卷,对周朝至唐朝的50多种石刻金文进行分析考证,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此书著录之金石,多来自郭宗昌收藏的金石之文,及经过作者访碑实地勘察所得来的。《金石史》首开金石学中书法一派,为后代金石学著作广为引用,其观点和考证对后世影响很大。《松谈阁印史》是一部古玺印的汇编,共五卷,以四声编次,每枚印下有释文及考订。此书所著录的玺印都是来自郭宗昌的收藏。

郭宗昌不但是金石学家,书法也名重一时。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王弘撰称赞郭宗昌的书法:“四体各臻其妙。”清初杰出的诗人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云:“华州郭宗昌……篆刻书法,为当时第一。”《续华州志》记:“公隶书,且工楷,四方求书者攟集,应接不暇。”但他真正保存下来的墨迹却很少,仅见其在《西岳华山庙碑》华阴本后的题跋的楷书、王弘撰所藏《汉曹全碑初拓未断本题签》的行书,隶书有保存在西岳庙内的《太华山记石幢》和《寇平祭告碑》。篆书真迹以前没有发现,但2004年在华州区出土了郭宗昌二兄郭宗仪的棺椁,上面有篆书题字,应该是郭宗昌所书。

除了上述几部专著,郭宗昌的诗文多散佚,我们只在清康熙《续华州志》中找到几篇。其一是卷一之《山川考》中的《白崖湖记》,其二是卷一之《山川考》中的《沚园藏书》。其三是卷一之《建置志宫室考》中的《沚园记》。其四是卷二之《古今诗文集》中的《白崖湖歌》。其五是卷二之《古今诗文集》中的《沚园孤石》诗。

《华山庙碑》,是东汉隶书碑刻,原立于陕西华阴县西岳庙中。此碑碑文乃记述帝王修封禅,祭天地事。此碑书法于整饬端严中饶有变化,为学汉隶者所重。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毁于地震。郭宗昌曾藏有此碑拓本,他死后,此拓本归于华阴王弘撰。清康熙八年(1669年),王弘撰携此本到北京,为更多的人所知,因后人称其为“华阴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本传拓最精,字口爽利,字神毕露。明清两代名人题跋最多,有郭宗昌、王弘撰、王铎、梁章钜、阮元等跋38段,张岳崧、王瓘、徐世昌等观款43段,并“郭氏胤伯”“王山史啸月楼图书”“苏斋”“子贞”“陶斋十宝之一”等藏印148方。此册还配有桦梨木面和红木匣,木面及木匣的四围刻满了著名金石家的题名,倍显珍贵。

郭宗昌与华阴人、清代著名学者王弘撰,有密切交往。王弘撰(1622—1702),字修文,亦字无异,号山史,王弘撰一生无意仕途,潜心治学。文章之外,也精通金石学,善鉴别书法名画和金石文。他年龄比郭宗昌小,应是两代人,但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二人成为忘年交,亦师亦友。二人居住地相距35公里,时时过从。王弘撰在《金石史》序中写道,郭宗昌很喜欢王弘撰,王弘撰来拜访,则招东荫商、刘泽溥一起共坐城南竹林中,“把酒谈心,往往达旦不休。”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起义军占领华州、华阴,他们相约潜藏于深山中,躲避战乱。郭宗昌去世后,王弘撰非常悲痛,“每忆及不禁泫然涕之泪沾襟也”。他从他们的共同友人刘泽溥处见到《金石史》的手抄本,即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赴南京将其刻印成书。

郭宗昌去世300多年了,除几部专著留存至今外,他在华州的遗迹尚有保留。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少华山崩,在今柳枝镇张桥村的半截山下,形成了一个颇大的湖泊,即移山潭。潭边多巨石,其中一石上长出一棵柏树,人称“石上柏”,石上有明清时的摩崖石刻数则。郭宗昌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到此游览了水势浩大的移山潭,更其名为白崖湖,撰文《白崖湖记》,并刻在此石上。上世纪初期移山潭干涸,但此石及石刻文字至今犹在。

新闻推荐

渭南市中心血站开展“大调研 大走访 大排查”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吴剑)近日,市中心血站相关负责人到华阴市罗敷镇桃园村,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活动。在桃园村,血站...

华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阴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