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不停的柳书记

陕西农村报 2020-08-14 00:53 大字

通讯员 孙志强

7月的华阴市,阴雨天较多。

7月26日上午11时,一个电话打断了岳庙街道北社村第一书记柳强的午饭。

“我马上到。”柳强放下吃了一半的炒面,迅速披上雨衣、穿好雨靴,一边拿起手机拨号,一边往屋外走。

“喂,老苏,快把抽水泵拉到涝池!”

不一会,柳强就赶到村南的蓄水涝池边,连日的降雨让涝池水位已经涨到了警戒线,一旦外溢,后果不堪设想。下泵架管、抽水排涝,柳强和一众干部群众一直忙活到下午6时,看着水位不再上涨,柳强才放下心来。

自2017年4月担任北社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像这样的“紧急事件”,柳强已经记不清处理过多少次。

回到村部,望着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打在窗台上,柳强又想起了刚到北社村时的场景,那也是一个大雨天。

“巷道里的积水都漫到裤腿了,路到底啥时候才能修?”一场暴雨让东巷的村民老李坐不住了,巷道积水最深处超过了半米,大人勉强能过,娃娃上学可咋办?

村干部摊摊手说:“这事要不和柳书记先商量一下。”

柳强知道这是村干部“考”他哩,二话没说,他直奔现场,一边安抚群众情绪,一边联系工队抽水,看到柳强忙活个不停,村干部和群众主动搭上了手。

隐患除去,柳强也暗下决心,路一定要修!

随后,他四处奔走,找街道办争取支持、找包联单位赞助,不到两个月,老李家门前的220米巷道全部完成了硬化并修建了排水渠。竣工那天,老李握着柳强的手说:“柳书记呀,家门口从来就没这么敞亮过!”

一旁村干部笑了,柳强也笑了。随后,柳强又和村干部先后争取资金硬化了通村路和生产路8000余米。

之后的日子里,柳强白天走访村民,晚上思考对策,不到一个月,谁家有困难、谁家有老人生病、谁家有留守儿童,在他的笔记本上都记得清清楚楚。

柳强问全村谁家最困难,大家一致都说苏安平。其实前些年,苏安平跑三轮、干裁缝,日子倒也勉强过得去。2014年其母亲大病一场,他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外债,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女儿才刚上小学,为了便于照顾家人,苏安平只能就近打零工,日子过得举步维艰。

“扶贫就要先帮最困难的人!”为此,柳强先后为苏安平申请了低保补贴、残疾补助、危房改造,并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帮他入股了村集体产业,彻底解决了苏安平的后顾之忧。

“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多亏了柳书记的手把手帮扶。”如今的苏安平不仅家人医药费有了着落,还住进了新房。

“必须得有村集体产业!”柳强不止一次在村两委会上这样说。北社村地处渭河之滨,全村常住人口700余人,耕地2980余亩。根据人少地多的现状,柳强制定了3年发展计划,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提出了西瓜种植和设施大棚“齐步走”的产业发展思路,扩宽乡亲们增收致富的路子。

西瓜丰收的季节,北社村600余亩西瓜平均亩产3500余公斤,恰逢今年行情不错,村民每亩能净赚2300余元;设施大棚里的羊肚菌也给村民带来了实打实的收益。通过产业带动,村里的10户贫困户每年取得固定分红3000元,全村正朝着小康迈进。

4年多来,村里修路建渠、发展产业、建设人饮工程……大小事情柳强一直忙个不停,用他的话说,只要村民认可,再忙再累也都值了!

新闻推荐

绿壳小鸡蛋 致富大产业

渭南日报记者姜晓“青绿色蛋壳、橘红色蛋黄,蛋清浓厚、蛋白澄清、蛋黄突起,香味浓郁。”这是华阴市喜上卿养殖专业合作社养...

华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阴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