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创青年有担当振兴乡村有希望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石宇锋速写
本报记者 刘雪妮 见习记者 任晓彤
核心提示
从小就有飞行梦的石宇锋,对航模、无人机这些高科技东西一直比较感兴趣,他便想着把自己的梦想“嫁接”到家乡农民的丰收致富梦上。2015年,他组织创建了陕西省首支专业化无人机病虫害防治队,负责给农作物打药。
多年来,在石宇锋的影响带动下,队伍发展到近20位年轻大学生。他们用专业化的服务理念,数据化的管理打造出了临渭区乃至陕西省最专业的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组织。
今年5月,他被共青团中央表彰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夏忙时节,临渭区官道镇屈家村的麦田里,现代化农具在田间来回穿梭。90后新型职业农民石宇锋靠科技耕耘土地,忙得不亦乐乎。
2010年,18岁的石宇锋应征入伍去了新疆库车。正是那段难忘的参军经历,锻炼了他的意志。2012年,退伍后选择回老家到父亲创办的绿盛公司上班。虽然石宇锋从来没有从事农业的职业规划,但他一直有个想法:怎样能够更好地解放农民?让农业生产如何更有效益?
从小就有飞行梦的石宇锋,对航模、无人机这些高科技东西一直比较感兴趣,他便想着要把自己的梦想“嫁接”到家乡农民的丰收致富梦上。
2013年,临渭区一个关于无人机植保的项目,让石宇锋第一次将自己的飞行梦和农业连接起来。作为该项目负责人,他和团队前往深圳、山东、北京等地考察,在长达两年的考察期里,通过引进先进企业亲自试验,验证项目的可行性。“飞机在空中打药、我们在底下放试纸,然后进行大规模走访调查,了解不同航化器械的特点。”通过反复试验、比较后,石宇锋最终选择了无人机。2015年,他组织创建了陕西省首支专业化无人机病虫害防治队,负责给农作物打药。
2016年8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玉米粘虫灾害在潼关县、华阴市等地爆发。当时,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接到了政府任务后,迅速出动植保直升机2架、植保无人机38架,连续高强度飞行6900余架次,作业面积达到10余万亩,有效遏制了虫害。从那时起,无人机飞行队“一飞成名”。
目前,绿盛农服每年作业面积50余万亩,足迹遍及西北五个省份、多个地区,涉及田间耕作、农田植保、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等方面,节省劳力32万人次,节约成本约1.5亿元。
“有科技的地方就能吸引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地方就有未来。”石宇锋说,通过参加各种农机项目比赛,不仅更多人认识到无人机植保的优势,也展现了新时代职业农民的风貌,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加入,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在炎炎烈日下的下邽葡萄产业园,一名男子手里拿着控制器,熟练地设置着各种飞行参数。不一会,一架无人机从地面升起,按照设定好的路线自动喷洒农药。作为一名职业“飞手”,这是95后赵彭飞每天的工作场景。他于2015年加入绿盛公司,2018年荣获全国农机手大赛亚军,受到农业部嘉奖。
多年来,在石宇锋的影响带动下,无人机飞行队从早期5位年轻人发展到现在近20位年轻大学生。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却用专业化的服务理念、数据化的管理打造出了临渭区乃至陕西省最专业的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组织。
“现在,我们合作社有社员200户以上,年产值1600余万元,综合毛利润300余万元。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15台套,其中动力耕作种植机械40余台套,装备有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机械化田园管理、病虫害统防统治20余台套,植保无人机30余架,植保直升机1架。”介绍起他的“宝贝”,石宇锋如数家珍。
作为新时代的农业人,石宇锋和他的同伴一起守护粮食安全的同时,还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出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37辆次,风送式果林喷雾机85辆次,植保无人机79架次,完成6个乡镇37个村组4轮次消毒喷洒,共计使用消毒液49.5吨,累计作业面积309万平方米,涉及群众6万户共计15万余人次;累计为乡镇、社区、一线医院捐赠消毒用品11吨,电动喷雾器29台套,为武汉及当地防疫一线工作者捐款17000元。
“第27届世界环境尊重奖”“热心公益事业标兵”“第一届临渭好青年”“渭南好青年”“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是对石宇锋的认可和肯定。今年5月,他被共青团中央表彰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从目前的情况来讲,我会一直做下去。”对于未来,石宇锋有自己的规划,“我觉得农民这个职业不应该是贫穷、落后的象征,我希望通过科技引领,让更多年轻人回到农村,干农业这件事情,提升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做好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杨蓉)近日,华阴市全力以赴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宣传模式多样化。华阴市坚持“多点一线一面”的原则,相关人员...
华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阴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