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打头阵 春耕大忙人 —记华阴市第一书记任耀东

渭南日报 2020-02-29 00:50 大字

本报记者梁晓蔚通讯员王渭

“我嫁给了他,他却‘嫁’给了村子。大过年的,一个多月都不回家,把我和娃撇在家里,这日子过的……”说这话的是华阴市岳庙办坪塬村第一书记任耀东的妻子。

也难怪妻子这么说,正月初一正在吃早饭的时候,任耀东接了一个电话给妻子打了个招呼就匆忙出发了。这些天,任耀东一直吃住在坪塬村,他和干部群众一起既抓疫情防控,又搞脱贫攻坚,忙得不分昼夜。

战“疫”打头阵 春耕大忙人

任耀东刚一到村,就给每个党员打电话,一支12人组成的“坪塬村疫情防控党员志愿队”迅速成立了。面对疫情,12名党员迅速成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宣传员、村口摸排检查的值守员和帮助隔离群众购物的服务员。

任耀东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村口的值守点,认真核查进出登记情况。他白天穿梭在各个巷道,为村民宣传政策、答疑解惑、细致服务;晚上就到村口接替白天值守的同志,认真做好进出排查登记等工作,经常忙到大半夜,有时索性就睡在值守点的帐篷里。

“大家不要急,排队要相隔两米,放心,都能买上。”在村广场,他一声吆喝,村民们就排起了长队。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保证村民的日常生活所需,任耀东主动联系菜农,把“菜园子”搬到村部的小广场,不仅方便了群众,而且有效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通过一系列扎实有力的举措,村民们在做好防范的同时已经投入到紧张的春耕生产中。

脱贫“领头雁” 产业富百姓

任耀东自2017年9月驻村以来,修路打井,建产业园,提升人居环境,坪塬村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坪塬村,一座座土塬里嵌着一道道土沟。任耀东第一次走进村里,看到的是巷道泥泞、垃圾乱扔、没有产业,村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你要给咱想想办法呀!”面对村干部和群众一双双期待的眼睛,初来乍到的任耀东一宿没睡着觉,从那时起村子就成了他的“家”。第二天一早,任耀东就夹着本子挨家挨户走访摸底,走遍了村里的角角落落,得出了一个结论:村子没有主业、没有产业,群众脱贫、村子发展从何谈起?于是,他就和村干部一起考察产业,附近的苗家村林下养殖、三义村香菇种植、最远跑到了山西永济考察葡萄种植和特色养殖……

经过反复考察,他们决定利用村子地势高、水分少的特点,流转15亩土地发展葡萄种植,引进新品种,用品质占领市场。

没有资金,他就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8万元入股合作社,村上积极筹措资金20万元,加上扶贫产业资金5万元和包联单位投入的两万元,第一批葡萄苗在2018年7月种到了地里,长势良好。园子里还发展起了林下养殖,贫困户已经分红,尝到了甜头。“今年葡萄挂果,到时每户贫困户估计能分红两万元哩!”看着一株株茁壮成长的葡萄树,任耀东笑着说道。

与此同时,他多方争取资金40余万元,硬化了350米生产路和两条巷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帮扶“点对点” 温暖群众心

贫困户雷小涛的妻子患有精神疾病,两个女儿还在念书,一家人的生计全靠几亩林地勉强维持,日子过得很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任耀东和工作队一起为他的两个女儿分别落实“一贷一补”“两免一补”政策,帮他购买了7头母猪,专门用来繁殖。在他的悉心照料下,一年后母猪顺利产崽。

没想到,雷小涛却带着哭腔找到任耀东说:“这可咋办呀,猪崽死了大半,剩下的眼看也快不行了。也不知道啥原因。”任耀东赶紧接兽医到雷小涛家里,兽医分析的原因是猪舍简陋、没有保温设施、没有消毒措施、还不通风,所以猪崽难以成活。找到了病因后,任耀东又主动垫资为其订购母猪产床,在他的帮助下,雷小涛的母猪当年又产崽6只,不仅收回了成本,还略有盈余。

任耀东了解到村民张麦芳的丈夫瘫痪在床,儿子盖房时又从房顶跌落,不能再干体力活,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任耀东就介绍张麦芳到就近的葡萄园里工作,每日工资70元,同时也方便她照顾丈夫。他还积极为她的丈夫办理残疾人补助和低保,并同村干部一起帮助她打理9亩耕地。张麦芳一家人脸上这才有了笑容。

新闻推荐

华山脚下农事忙

扶贫干部刑西宁和袁健正在帮助贫困户邱振刚采摘圣女果。本报记者梁晓蔚通讯员石超奇2月20日一大早,华阴市华西镇南严...

华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阴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