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青山映初心 华阴市大夫峪采石厂生态恢复整治显成效

渭南日报 2019-11-21 00:49 大字

本报记者夏莲实习记者张超

什么是初心?华阴市水保站站长李莉的回答是:“巍峨的青山是我们美丽家园的屏障,每一方水土都是水保人守护的对象,每一抹绿色都是水保人心中爱的牵挂。修复生态系统,守护绿水青山就是水保人的初心。”

守护初心,青山作答。

已是初冬时节,华阴市大夫峪宏发采石厂水土保持恢复整治工程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不出半个月即可完工。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曾经被采石严重破坏的山体如今已披上了绿衣,堆满废石的坡面也被清理平整,恢复了生机。

作为华阴市水保站常驻工地的技术责任人,李刚和刘东平是看着采石厂一天天变美变绿的。谈及采石厂的“前世今生”,两人感慨颇多。

“因为露天采石,这段山体和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大量废弃石块被随意堆放在坡面及沟道,形成了稳定性较差的废石堆,成了山里的一大隐患,也严重威胁着区域生态安全,生态恢复治理迫在眉睫。”李刚回忆起过去,斩钉截铁地说。

但此处山高坡陡、废料多、黄土少、施工难度极大、危险性极高,短时间恢复整治谈何容易。

“再大的困难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今年4月,誓死保卫绿水青山的华阴水保人正式向采石厂“宣战”。

勘查现场,了解现状,从规划到设计,水保站的工作人员同设计人员一起,一次次到点位调研,在车上,在路上,一次次谈论解决方案,最终因地制宜制定了最优方案。同时,为确保项目如期保质完成,水保站还实行了“两不定期”“两长驻”“一旁站”等措施。

“两不定期”,就是书记、站长不定期检查指导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两长驻”,就是两名党员技术责任人每天驻扎工地,进行技术把关和工期把控;“一旁站”,就是监理人员实行旁站式监理,确保施工质量。同时,水保站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环境保护责任书”,强化安全、环保教育,落实安全、环保责任。

李刚和刘东平就是“两长驻”人员。“从4月到现在,我们两个一直常驻山上。每天早上8点前赶到,晚上回来基本天就黑了。有时候也在这里住,除了下雨不能施工,几乎每天都在现场。”李刚说,这段路不好走,弯多坡陡,大车多,经常出事故,进山又没信号,家里人每天都提心吊胆,“好在他们都理解,我工作起来也少了顾虑,就是有点对不住家里人。”

采访中,记者亲身体验了这段进山路的艰辛。宏发采石厂整治工程位于大夫峪202省道西侧,距离沟口直线距离仅12公里,虽然路不长,开车却要走上半个小时。为啥?因为路险。这条道路延河而建,一旁是高耸的山峰,一旁是悬崖峭壁,悬崖下就是小河,原本就狭窄的双车道时不时有重卡经过,弯道和陡坡又多,车辆行驶在路上,需要不停地点刹车,以至于整段道路都弥漫着一股刹车片焦煳的味道。到达工地还要过河,枯水期车辆可以直接开过去,但是雨水多的时候,车过不去,就要蹚水过河了。

众人的安全,牵动着华阴市水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陈风波的心。他多次到大夫峪采石场治理点,在肯定治理成效的同时,要求水保站既要确保施工进度,又要保证施工质量,特别强调要确保施工安全。

“有一次连下了几天雨,河水比较湍急,一个不小心我就被水冲倒了,一下成了落汤鸡了。”虽然很辛苦,李刚却苦中作乐,和记者开起了玩笑,因为他觉得“山绿了,我的所有付出就是值得的”。

看着原本全是废渣的矿山,如今种上了各种各样的绿植,曾经遍体鳞伤的山体,渐渐恢复了元气,华阴水保人的成就感写满了眼角眉梢。水保站支部书记杨卫杰自豪地说:“我们栽种了花椒等经济林木,不仅可以恢复当地生态,也能为附近的村民带来经济效益。我们不仅要复绿,还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铮铮铁骨,守护青山;巍巍青山,见证初心。

华阴水保人通过行之有效的各项管理措施,实现了党建引领下高标准、高质量、高成效完成高危、高难度项目的施工,切实践行了共产党人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的庄严承诺。

如今,宏发采石厂恢复整治项目已完成坡面清理、土石边坡治理、高陡边坡及采石陡崖治理、截水排水蓄水灌溉系统以及大部分林草措施等,原本计划9个工期的工程,预计11月底可提前一个月全部完工。

不忘初心,使命在肩,守护绿水青山永远在路上。华阴水保人即将踏上新征程,向着下一个整治恢复点进发!

新闻推荐

华阴 60万吨“废弃”煤灰将变废为宝

本报渭南讯(王院王会军记者杨晶)11月11日,年产60万吨超细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项目1#生产线在华阴市罗敷工业园区正式投入运营,...

华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阴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