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中做好华阴事
——2019年电视问政问题整改成果综述
渭南日报记者高娟通讯员彭程
6个暗访专题片、400余人现场质询,今年华阴市纪委监委会同华阴市电视台,围绕“生态环保、脱贫攻坚”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题举办的两场电视问政,让6个乡镇和18个职能部门“一把手”和老百姓面对面,“问”出了不足和差距,“问”出了责任和担当,“问”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如今,各职能部门通过电视问题,承诺解决的问题已整改到位,受到百姓点赞。
“电视问政是一块检验干部队伍作风和能力的试金石。”华阴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党锋肯定了电视问政这一新型监督平台的重要作风,“我们借助电视问政这一监督执纪问责新平台,向广大群众展示我们干部队伍求真务实、言出必践的良好作风。”
“问”出了真问题和群众心声
“我是万象街小区的居民,万象街口的饭店臻味大虾油烟太大,熏得我们每天不敢开窗户。这样下去不但对身体不好,也影响环保,实在让人无奈。”
“作为某村的扶贫包联单位,咱们村投资16万元建的花椒烘烤厂收益是3500元,你觉得这样的投入产出比,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吗?”
“我们是东方名城的业主,物业有人按时按点收电费,收得比国家标准高,而且如果有业主没交物业费,物业就随意停电。电价关系到我们家家户户的利益,我们也多次向电力部门反映过,但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贫困村包联单位是否履职尽责?什么时候智能水表能抄表到户?路边摊贩影响交通……14个事关华阴市创新发展的民生问题,全程直播。凡是群众测评不合格的,由市纪委进行约谈,两次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及时督促限期整改,严肃追责。
“采取现场直播的方式,没有退路,也没有任何回转的余地。‘一把手’们敢于在电视镜头前接受我们老百姓的质询,在我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节目现场,一位市民如是说。
事无巨细,一项一项得到整改和落实,很多单位更是借电视问政的“东风”,用扎实干事创业的“里子”,赢得了群众给的“面子”。
“问”出了办法和措施
仅仅有个好态度,也只能拿到这次“考试”的“基本分”。“我们看电视问政,不是来看‘一把手’怎么红脸、出汗的,而是希望看到问题怎么解决?什么时候解决?”一位市民直言不讳。
第二期电视问政节目播出后,针对节目中提到的贫困村包联单位慢作为、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市扶贫办、市农业局和市卫健局迅速成立集中治理工作小组,现场办公,下大力整改,暗访片中出现的问题都得到明显改善。
第一期电视问政直播时,市环保局承诺一个月之内解决“臻味大虾”油烟问题和长涧河下游垃圾问题都得到了整治。这些老百姓全都看在眼里。
“问”出了责任和担当
把问题放到聚光灯下“炙烤”,把缺点拿到放大镜下审视。被问政单位对待这档电视栏目的态度,也经历了一场由担惊受怕到主动接受的转变。
不少部门负责人表示,《电视问政》有助于职能部门听民声、解难题,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和行政效能提升。没有被问政的部门,也主动查找问题积极整改,对华阴市深化行政效能革命、建立长效机制非常有益。
在两场电视问政节目中,有关城市环境、产业扶贫和形式主义的问题是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得到了各部门“一把手”的高度重视。
太华办、岳庙办、华山镇等负责人走进现场,组织人员针对生活垃圾流入河道进行清理,对随意乱倒垃圾的群众进行劝导。其他部门也迅速行动起来,对扶贫产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
百姓问政结束后,华阴市纪委监委成立专项督查组,对暗访片中曝光问题进行调查,今年上半年共处理问题11件,处分3人,诫勉谈话7人。
“电视问政绝不是‘过关’,它能帮助政府部门解决一些平时不想、不能或关注不到的问题。”华阴市华山镇一名领导表示,针对曝光问题尤其是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实施的整顿教育及问责处理,能让干部更加敬畏工作职责、更加敬畏制度规矩、更加珍惜工作岗位,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看百姓问政,讲华阴故事,百姓问政是华阴人民凝心聚力的助推器、沟通干群的连心桥、真抓实干的交办会,华阴市纪委监委将常抓不懈。
新闻推荐
听老兵爷爷讲述保家卫国的革命故事 含元东路社区关工委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本报讯为了让辖区孩子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近日,新城区太华路街道含元东路社区关工委在辖区院落组织开展“听老兵爷爷讲...
华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阴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