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为王”:描绘高质量发展的渭南画卷

陕西日报 2019-05-11 08:12 大字

渭南高新区帝亚一维纯电动车项目。

蓬勃发展的渭南。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郑栋见习记者董剑南通讯员孙艳妮

初夏,秦东大地草木葱茏,绿意盎然。在这里,产业项目建设正在攻坚,民生项目建设正在完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正在提升……踏着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坚定步伐,从实处下笔,由细处着墨,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渭南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牢牢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渭南持续深化“项目为王”理念,让项目建设成为追赶超越的主阵地,转型升级的主抓手,经济发展的主推力。今年,渭南还将在全市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开展“项目拉练”,着力破解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堵点”和“痛点”,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和项目支撑。

突出产业引领,聚力项目建设。得益于不断落实“项目为王”理念,一季度,渭南市主要经济指标上扬幅度明显。其中,59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56.45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居全省第二位;第一产业增加值22.64亿元,增长5.1%,增速居全省首位;全市生产总值320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了“开门红”。

“项目为王”构建产业招商格局

北上京津冀、南下大湾区、东进长三角……一年来,循着渭南市招商引资工作的足迹,人们悄然发现,以围绕“三个经济”集聚项目,聚焦“五大产业”招大引强为特点的产业招商格局正在渭南加速构建。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渭南市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工作的专业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推动实现项目“招—引—建”全程无缝衔接,吸引更多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支撑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在渭南落户。

2018年12月,渭南市出台了产业招商工作方案。全市统筹、市县联动、条块合力、协同共进,产业招商工作成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主线。

针对渭南特色资源丰厚、比较优势明显的实际情况,渭南市立足产业布局,将产业招商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细分了产业领域,设立了13个产业招商工作组。13个产业招商工作组不仅落实主体部门责任,还明确了包括市级领导包联、考核奖惩、推进落实在内的工作机制。随着招商工作纵深推进,渭南市产业招商领域不断扩大,从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到新能源新材料、航空产业;从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到旅游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从医药、健康养老、商贸物流,到金融服务、基础设施。

今年刚开春,13个产业招商工作组就迅速行动了起来。瞄准央企、国企、上市公司、500强企业,产业招商工作组的成员们千方百计地洽谈对接高精尖项目,持续加压推进在建项目,精准又精心的配置和服务备受市场青睐。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仅让今年的产业招商工作有了“路标”,也在去年1年的时间里,让招商引资工作获得了新进展,实现了新跨越。

2018年,渭南市在建招商引资项目达531个,实现到位资金819.82亿元,同比增长11.05%,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省际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位列全省第三,稳居第一方阵。到位外资资金3323.7万美元,超额完成省考指标。

2018年,渭南全市招商引资5亿元以上项目达151个,其中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2个,国内500强投资项目61个。中安亚太飞机生产线,中俄产业园、中关村信息谷、开沃新能源商用车、广汽商贸西北中心、韩国圆益半导体中国基地、华夏文化园等一大批招商引资项目成功签约,为渭南全市高质量发展开局注入了强劲的动能。

“今年是产业招商攻坚年。我们将聚焦高质量发展,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全面扩大引资成果,切实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在推动项目落地上出实招。” 渭南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局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项目为王”理念,完善产业招商格局,持之以恒地推动产业招商工作再上新台阶。

“项目为王”积蓄产业发展潜力

从春节收假到现在,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渭南市发改委)项目办综合科科长杨传峰就一直在为策划储备项目而忙碌着。和项目打了20多年交道,他觉得,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仅要让群众现在就能见到实效、分享发展红利,更要着眼以后积蓄发展潜力。

“我和同事们一直在策划储备结构合理,质量上乘的重点项目。‘项目为王’理念提出后,产业项目的比重明显加大,渭南产业发展的潜力正在不断积累中释放。”杨传峰说。

紧盯国家政策和投资取向,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一批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的重点项目,正在一个接一个地进入渭南市发改委视野。

2018年,由渭南市发改委牵头,年度共策划重大项目486个,估算投资4175亿元,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62%和139.2%。其中,列入中央和省上支持项目库53个、计划融资项目库(含PPP项目)20个、招商引资项目库89个,拟列入2019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93个、市级重点前期项目155个。华州区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华阴市年回收加工20万吨废旧钢铁等54个项目,实现了当年策划当年开工。

现在,按照高质量发展和追赶超越的要求,渭南市把项目策划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瞄准“城市建设、产业集聚、市场发展”三个方向,进一步落实市上已经出台的《项目策划意见》《项目策划指引》《项目策划操作指南》,渭南市发改委及相关部门正以发展规划、资源优势为导向,深度开发策划重点项目。

与此同时,得益于“项目为王”理念,储备项目的入库工作也更加科学完善。今年,渭南市发改委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区域项目储备库,及时将策划项目纳入中央和省上投资、招商引资、“五新”战略任务等项目库,不断提高前期工作深度,力争做到有政策就有项目、有客商就有项目、有资金就有项目。

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渭南市发改委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实施重点项目,早日形成“谋划策划一批、储备推介一批、招商落地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用一批”的良性循环格局。

“策划储备入库的项目决不会束之高阁,我们将抓住一切机会推进项目落地。”渭南市发改委负责人说。他表示,渭南市发改委将对策划储备的项目进行梳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共赢机遇。

眼下,借助“丝博会”这一平台,多层次的渭南重点项目推介活动正在精彩进行。今年,渭南市发改委还将牵头利用“陕粤港澳活动周”“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大会”等平台扩大宣传面,促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标志性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渭南。

“项目为王”强化产业服务保障

衡量一个城市是否转向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无疑是权重较大的指标之一。

一年来,渭南市各级各部门主动担责,当好服务项目建设的“店小二”,用实践深化“项目为王”理念。全省首个工程建设项目智能审批管理系统正式上线,用90天时间实现了商用车制造项目落地,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渭南已经按下了“放管服”改革的快进键。

最近,渭南市发改委创建办副主任雷星正和同事们一起梳理今年的项目审批改革事项。作为项目服务保障攻坚的重要内容,今年,渭南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环保局、市委政法委将分别牵头,着力破解服务不优、保障不力、环境不佳的问题。

2018年,打造“门槛低、效能高、服务优”的营商环境,渭南市已经取消、下放、转移经济管理权限1396项,调整权责清单数量497项,取消各类证明事项和盖章环节361项。其中,企业的开办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企业用水报装平均3.3个工作日;企业获得信贷11个工作日;商品进出境业务0.5天。

与此同时,渭南还推行容缺受理、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个性化服务,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便利;全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通办”,设置办事指南二维码,开通企业登记网上办理系统和“微信办照”,“最多跑一次”办理事项达到525项。

为了进一步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渭南市搭建起了“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平台”,对360余户企业开展了培训,与银行现场对接近10次,服务企业174家,银企对接成功率超过50%。

项目建设,人才是重要的支撑。渭南市还加大了对人才的招引力度,让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同频共振”。按照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要求,渭南市对急需人才、短缺人才,在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激励和支持,推动人才政策向产业倾斜、人才服务向产业聚焦、优秀人才向产业集聚,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2018年,渭南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6740户,同比增长19.51%,其中新增各类企业11039户,同比增长18.34%。富平县被国务院确定为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试点地区,优先授予外资企业登记注册权。税务部门将跨境贸易服务延伸到企业门前,有效带动以苹果、冬枣、柿饼为主的优势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全市农产品类商品实现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40%以上。

“项目为王”推动产业园区升级

园区是项目建设的载体。在渭南,多层次、多类型的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的重要实体支撑。优质项目向园区倾斜,好项目优先在园区落地,“项目为王”理念正在催生渭南产业园区的新一轮升级。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位于渭南经开区的中国酵素城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的醒目位置。5月10日,这座集农业种植、酵素研发、旅游观光于一体,引领酵素产业前沿发展的“产业新城”盛大开园,成为渭南食品加工产业升级和现代农业迈向中高端的注脚。

今时今日的渭南,“园区经济”方兴未艾。无论是在城区还是县上,用“项目为王”理念推动产业园区升级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和一致行动。

从位于澄城的黄土旱塬国家光伏应用领跑基地,到关中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光伏数据中心;从国家民机试飞基地到渭南高新区帝亚电动车项目总装车间,渭南各类开发区、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显著提高,产业园区建设已经成为渭南高质量发展的“晴雨表”。

针对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和束缚,渭南市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聚焦影响项目落地、延缓项目进展的薄弱环节,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的区位优势、生产功能、生活配套,让园区凸显“洼地效应”。

韩合机场、合铜高速公路、韦罗高速公路、蒲白高速公路、西韩城际铁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加紧建设,国道242韦庄至汉村段公路改建、临渭区解放路创新创业基地道路、大荔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富平集中供热工程等项目顺利建成投用。

推动产业园区升级,破解要素制约的重点在于解决“痛点”和“堵点”。今年,渭南市将进一步强化包括产业园区在内的项目用地保障,借力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积极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省、市级重点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

同时,渭南市还将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加大闲置土地的处置利用力度,用好增减挂钩等政策,在全市范围内统筹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和占补平衡指标,将优质资源向重点项目倾斜,为重点项目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针对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今年也将进一步提质增速。园区的产业发展氛围将更加浓厚,发展的特色也将更加鲜亮。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加速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努力奋斗、砥砺前行中,渭南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新闻推荐

华阴警民联手救助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头鸺鹠

被救助的斑头鸺鹠记者石俊荣通讯员王会军阮月怡王成佳摄本报讯(记者石俊荣通讯员王会军阮月怡王成佳)5月7日一...

华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阴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