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倌”猪年财路多 华阴市孟塬镇北城村发展土猪产业小记
本报记者郑栋通讯员石超奇
“啰啰啰……”2月12日一早,随着几声呼唤,原本寂静的大西沟顿时热闹起来。沟底的花椒林里,钻出了百十来头矫健的黑猪,哼哧哼哧地向山腰冲去。
“喊猪”的人名叫刘江河,是华阴市孟塬镇北城村的村委会主任。今年41岁的他中等个儿,言谈举止间透着质朴和爽朗。“咱这黑猪全部都是放养,过年期间来踅摸的人不少哩。”他笑着说。
2018年4月,刘江河当选为北城村村委会主任。“再也不能靠天吃饭了!”上任伊始,驻村第一书记和村支书的鼓励,让他立下了领着全村群众奔小康的志向。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北城村偏僻的地理位置、干旱缺水的灌溉条件和传统的种植结构就像一道“墙”,横亘在了“新官”刘江河面前。
“村里只种些小麦、玉米,再就是栽了些花椒,没有像样的产业。”当时的情景,他历历在目。“有困难,找组织。”就这样,刚上任的刘江河主动找到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和村党支部,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寻妙招,找出路。“咱村是台塬地貌,沟深岔多。我们讨论后觉得,这些荒地适合搞土猪养殖。”刘江河说。
说干就干。在包联城北村的华阴市审计局的支持下,2018年6月,村里争取到了扶贫资金80万元。刘江河和村干部自筹了30万元,注册成立了华阴市大西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用“公司+集体+贫困户”的方式将全村30多户贫困群众托管了起来,搞起了关中传统土猪生态化养殖和设施农业。
“住的是窑洞,冬暖夏凉;吃的是苜蓿、玉米、麸皮,还定期开‘小灶’吃柴胡、连翘等中草药;荒地100亩,黑猪满地跑,野菜、草药遍地长。你看,那头猪‘身手’多好,都爬到快10米高的土崖上了……”一说起黑猪,刘江河总是滔滔不绝,侃侃而谈。
他告诉记者,大西沟的黑猪满1年才能出栏。年前,很多人想来购买不满1年的猪,都被他拒绝了。“不能倒了牌子不是?”刘江河精明地说。他说,因为是纯天然放养,这些黑猪的营养价值比圈养的家猪高,口感也更好。目前,城北村已经在沟里建设了12孔窑洞式猪舍,存栏生猪240余头,预计年出栏猪100余头,产值40余万元。
养猪主要是为了让群众致富。“贫困户既享受公司的年终分红,还可以通过在猪场务工、种植苜蓿等方式领工资。”村支书吴华录说,“公司的股权分给每名村民,大家都是公司的股东。我们开了‘股东大会’,决定拿出盈利的50%给村民和贫困户分红,让群众享受集体经济的红利。”
打算在猪年发“猪财”的刘江河,新年还有新想法。“我们准备再养1000只土鸡,让群众在自家地里再套种些苜蓿、柴胡,用猪粪肥草,用草养猪。同时瞄准西安、太原等大城市开拓市场,通过标准化养殖绿色有机土猪,打造咱华阴的大西沟黑猪品牌!”说起今年的目标,刘江河攥紧了拳头。
新闻推荐
华阴市罗敷镇罗敷村明星片区四组群众代表为镇政府赠送锦旗。本报讯(王渭王会军)1月24日,华阴市罗敷镇罗敷村明星片区四...
华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阴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