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年·交通变革 纵横通衢畅八方陕西开启立体交通时代
12月11日,飞机停靠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停机坪上。本报记者袁景智摄
2018年8月23日,一列西成高铁动车组列车疾速驶过西安市鄠邑区跨环山公路立交特大桥。本报资料照片袁景智摄
一九九〇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在高速公路的中央隔离带上,一座造型别致的“腾飞马”雕塑成为西临高速的标志性建筑。资料照片陕西高速集团供图
本报记者苏怡
从西安市区一路向东到潼关,在这条路上跑了21年的邮车司机张新涛亲眼看到了这条邮路的交通变化,高效畅通的路网让他再也不用过夜留宿,当天即可往返;
从步行到骑着电动三轮车送信,投递员段保善跑遍了渭南市临渭区4个乡镇39个行政村,邮政服务辐射周边64公里;
从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车”,到时速近300公里的高铁,对于“周末妈妈”李静来说,速度的变化不仅改变了她的生活方式,也让她的公司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一名基层技术人员成长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动力公司副总经理,今年47岁的马洁侠用实际行动为机场运行提供基础能源保障,并亲历了机场一次次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40年,人们的交通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出行变得越来越便捷。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节点回望,时光隧道里的你我他,见证着发生在三秦大地上的交通故事,诠释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
一封信的距离
四通八达的路网让“当日达”成为现实
12月4日5时,天还未亮,西安邮区中心局院内,一辆辆邮车正排队等候装载邮件。
邮车司机张新涛准时赶到,在确认好车辆状况、装载完邮件后,开始了一天的行程。“从东郊灞桥收费站上高速,一路向东,走西临高速,一个半小时就到渭南。”张新涛说,他跑西临高速已经21年了,从原先的双向4车道到现在的8车道,这条路上的每一处变化他都历历在目。
经过浐河大桥不久,在西临高速的中央隔离带上就能看到一座造型别致的“腾飞马”雕塑。张新涛说:“这座雕塑可算有年头了,算是西临高速的标志性建筑,每次行车到这里,我都要多看一眼。”
西临高速是陕西省首条高速公路,也是我国西部首条高速公路,于1990年12月建成通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本的双向4车道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逢年过节就堵车,车辆排成了长龙。”张新涛回忆道,2015年西临高速扩建成双向8车道后,堵车就不再常见了。
一路行驶,张新涛准时到达渭南市邮政分公司。接下来,他要继续赶往华州区、华阴市,最终抵达潼关县,才算完成邮路行驶和邮件交接。张新涛感慨地说:“路好走了,没有车到不了的地方。现在我当天就能回家,再不用过夜留宿,家人也不用再担心了。”
此时,渭南市临渭区分公司桥南邮政代办所的投递员段保善正在分拣邮件,准备第二次进村进行邮件投递。1979年参加工作,今年57岁的段保善几乎跑遍了辖区范围内所有村庄。
“最早送信靠步行,后来送信靠自行车,快了不少,就是路不行。过河的时候,我还得扛着自行车过去。”段保善说,挨家挨户送信,让他和村民的关系熟络起来,经常为村民捎带生活用品。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陕西省农村公路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变成了村村通的硬化路。“路好了,我都是骑电动三轮车送信,一天能跑2趟。”段保善说,现在村民都会网购了,他的任务就是按时送达邮件。
如今,依靠便捷的路网,从寄出到送达,一封信的距离正在被“当日达”“次日递”“准时达”重新标注。截至目前,陕西省公路总里程达17.5万公里,路网密度达85.03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371公里,持续位居全国前列,通达98个县(区),打通22个出省大通道;“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成效,实现100%乡镇、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96%建制村通客车,100%建制村通邮。
高铁时代
“米”字形高铁网开启精彩“双城生活”
在秦岭山中,有一趟“绿皮车”,因为“慢”,它成了人们竞相追捧的“网红”。
这趟车就是宝鸡至广元的6063次列车。这趟平均时速60多公里的“秦岭小慢车”,途经陕西、甘肃、四川三省,沿线设38个车站,逢站必停。从60年前宝成铁路建成通车开始算起,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这趟车成为沿线群众赶集、探亲的首选。
“20世纪80年代山区交通不方便,这趟车成为山里百姓出山、进城唯一的交通工具。”西安客运段6063次列车列车长向宝林说,如今这趟车还是沿线孩子们的“校车”,专门设置了通学车厢,供学生们在车上学习。
“秦岭小慢车”的“慢”,让人们在不经意间回忆起那段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今,四通八达的“米”字形高铁网更成为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的最佳注脚。
12月6日,西成高铁迎来开通运营一周年。一年来,西成高铁实现了“公交化”开行,日均开行列车117趟,密切了沿线人流、物流的经贸往来。同时,速度的变化,也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悄然发生改变。
在汉中经营一家印务公司的李静,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女儿在西安上初中,儿子刚满2岁。2016年9月,女儿到西安上学后,李静就变成了“周末妈妈”,往返于西安和汉中之间。“高铁不仅成就了孩子异地求学的梦想,还为我的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李静笑着说。
李静的印务公司现有40多名员工,每年工资成本占营业额的20%左右。近些年,汉中印刷、广告、传媒领域的中小企业增长迅速,仅2017年,在汉中城区从事该行业的公司就有200余家,这让李静为公司的发展忧心不已。
西成高铁开通后,给汉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截至今年10月底,汉中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679亿元,招商项目包括餐饮、交通、建筑、旅游等行业。如今,西安、汉中、成都3小时经济圈日趋成熟,李静和员工走访市场、商洽客户、观摩学习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随着设备更新、职工技能的提升,公司业务不再只盯着汉中周边区县,更有底气去争取外面的项目。今年公司参与了中国联通公司、恒大城地产印务方面的招投标,还和外地出版商签了数十单项目,员工的收入和幸福指数稳步提高。”李静自信地说。
畅游全球
航空大通道带你看世界
回忆起刚刚入职时的情景,47岁的马洁侠略显激动,她说:“1991年,新机场刚刚转场投运,到我们学校去招聘。只有在校表现优异的人才有机会面试,最终我们班只有我1个人到机场上班。在当时,能成为一名民航人,那可是相当光荣的。”
凭着过硬的业务能力,马洁侠从一名技术人员成长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动力公司副总经理。“刚上班时,机场只有1个10千伏的变电站,每年供电量不到1000万度。我每天的任务就是做好设备维护,工作也不重,学习时间较多。”她说,随着机场旅客吞吐量迅速增长,工作变得越来越繁忙。
2000年8月,机场扩建工程开始建设。“要搞建设,供电就是第一步。扩建工程中,要新建110千伏变电站,电压等级和电站规模大幅提高,日常运行维护的压力一下子增大。”马洁侠说,为了适应工作变化,她自学了电力系统自动化。
后来,新建T3航站楼时,机场又新建了110千伏变电站,容量是之前的5倍,供电能力达到125兆瓦。如今,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正在紧张进行中,马洁侠又开始忙碌起来。“从前,坐飞机都得凭介绍信才能买票,旅客少,保障压力也小。现在,打开手机想去哪儿都能买到票,旅客人数增多,保障压力也越来越大。但作为‘前线’人员,保障机场运行和旅客平安出行,是我们的职责。”马洁侠坚定地说。
从西安西关机场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从仅有1条跑道1座航站楼到双跑道3座航站楼,无数个“马洁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机场运行保障默默付出。
改革开放40年,从简到繁,再到精益求精,陕西航空在安全、服务、航线扩展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截至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186万人次,已开通赫尔辛基、巴黎、罗马、莫斯科、悉尼等多条重要洲际客运航线,成为连通26个国家48个城市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一条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核心,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航空大通道正在加速构建。
交通大事记 ■高速公路
1990年12月28日,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陕西省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2003年11月18日,勉县至宁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陕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
2007年9月30日,西安至汉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是陕西穿越秦岭山区首条高速公路。
2007年12月13日,咸阳至永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陕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
2010年11月10日,青兰高速陕西境宜川至富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国家高速公路青(岛)至兰(州)线陕西段全部建成通车,陕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
2012年9月29日,榆林至绥德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至此,陕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
2015年12月8日,国家高速公路西咸北环线通车,陕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
■高铁
2007年,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原西安铁路局在陇海铁路西安至宝鸡段开行时速200公里“和谐号”国产动车组列车,陕西成为当时西部唯一开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列车的省,被誉为“西部第一速”。
2010年2月6日,我国中西部第一条高速铁路——郑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陕西率先迈入西部“高铁时代”。
2011年1月11日,西安北站开通运营。这座由西成、大西、徐兰、银西等多条高速铁路交汇的枢纽型车站,成为关中城际铁路网的中心车站。至此,西安又多了一处新地标。
2012年12月26日,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铁——京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与郑西高铁交汇成网。西安至北京、武汉、广州、长沙等多趟动车组列车开行,西安与多个省会城市成功“握手”。
2013年12月28日,架设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首条高铁——西宝高铁开通运营。
2014年7月1日,大西高铁西安北至太原南段开通运营,秦晋两省“好上加好”。
2016年9月,郑徐高铁开通运营。
2017年7月9日,宝兰高铁开通运营,打通了西安至乌鲁木齐的“断头路”,中国东西部高铁全线贯通。
2017年12月6日,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铁——西成高铁全线开通运营。
■机场
1991年9月1日,运行半个多世纪的西安西关机场正式关闭,西安咸阳机场开始投入试运行。
1995年8月16日,中国民航总局批复,“西安咸阳机场”正式更名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2000年8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开始建设,至2003年9月18日启用,总投资15亿元建成T2航站楼,可保证年旅客吞吐量达1000万人次。
2007年11月9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
2011年12月8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
2012年5月3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正式跨入双跑道运行时代,T3航站楼也开始使用。
2015年11月27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万人次。
2017年12月15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4000万人次,标志着机场发展跃上了新起点,航空运输保障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达到了新的量级。 本报记者苏怡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冯伟李斌)今年以来,华阴市城市管理执法局以“执法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管理精细化”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实...
华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阴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