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让城市更美丽 ——华阴市岳庙办西岳社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侧记

渭南日报 2018-09-06 01:27 大字

本报记者 史王萍

秋雨潺潺,凉风习习。抬头远望,华山峰峦起伏如波涛,街道深处,那座自汉朝建立以来的皇家行宫西岳庙,见证了时光的洗礼,也留存了华山的风骨精髓。

斗转星移时间转瞬千年,而华山脚下,西岳庙旁,真善美的文明之花以另一种形式在深深扎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心点亮社会,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薪火相传。

志愿服务是最美的风景

走在华阴市岳庙办的街道上,时常可以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协助疏导交通;在献血车旁,有志愿者踊跃排队的身影;在敬老院,志愿者为老人包饺子,和老人拉家常……志愿服务,已成为华阴市一道最美的风景。

2016年11月,西岳社区启动了志愿者招募工作。2017年3月24日,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已招募文化志愿者189人,开展志愿文艺演出服务50余次,文化志愿者的脚步遍及华阴市各个角落。

“我们仅仅是希望每一个来华阴的人都能感受到华阴人的热情,对华山留下美好的印象。”文化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袁明明真诚地说,“希望我们的队伍不断扩大,欢迎越来越多的人来华阴。”

除了文化志愿者队伍,他们还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西岳社区联合辖区共驻共建单位,把每月10日定为志愿服务日,坚持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志愿活动。同时,建立岳庙步行街党建综合体,调动步行街上的党员和企事业单位力量,搭建共享平台,为游客和居民提供免费的旅游咨询、停车服务等。

在人流量较大的岳庙步行街区设立“党建驿站小屋”,由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为服务员,收集并解决群众及游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为了鼓励在校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区以“党建驿站小屋”为前沿阵地,推出了“学生暑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仅8月已有50余名在校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为社区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注入一剂“创新剂”。

引导居民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如今,漫步在岳庙办的街道上,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以看见宣传个人品行修养、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逐步深入每一个人心中。

近年来,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导致空巢老人的数量急剧增加。84岁的张龙凯是一位空巢老人,社区干部一直帮忙照顾,社区里的其他居民也经常前去张龙凯老人家中嘘寒问暖。

为切实解决空巢老人的实际困难,西岳社区印制了便民应急服务联系卡,将社区服务内容、社区的固定电话、干部联系方式、急救电话和辖区司法所、派出所联系电话一并印写在服务卡上,全体工作人员电话保持24小时开机。目前,已经逐户发放到了空巢老人和部分辖区居民手中。

每年进入5月,华阴也就进入了主汛期。社区干部都和志愿者逐门逐户对辖区群众的住房情况进行排查,并将排查出的危漏房及时上报办事处。遇到阴雨天或者暴雨天气,社区干部更是密切关注危漏房屋险情变化,一旦出现险情,及时安排撤离救助居民。

生活困难的群众和老年人、残疾人、贫困儿童一直都是社区的重点服务对象。每年遇到分配廉租房和廉租房补贴时,社区干部总是优先考虑困难户,解决困难户的生活问题。

随着志愿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就越来越深入,随之而来的,是社区整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居民综合素质、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也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催开的文明之花,让时下的华阴市,这座兼容古典与现代双重气质的城市愈发美丽。

新闻推荐

女婿冒充“高管”骗走岳母数百万元 陆某已被华阴警方刑事拘留

本报讯(通讯员张亮)“这三百万元是我家人东拼西凑给他的,没想到他骗了我女儿和我的家人,电话也不接,玩起了失踪。”2017年年底...

华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阴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