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市全域旅游 为脱贫攻坚注入内生动力

渭南日报 2018-05-10 01:07 大字

  

  通讯员司少锋张幸

  去年以来,华阴市以发展全域旅游为统揽,积极实施旅游立市战略,按照三次产业“围绕旅游、服务旅游、融入旅游”的思路,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做大做强三产经济,走出了一条旅游产业兴业富民、三产经济脱贫增收的新路子。

  实施乡村旅游发展计划,将全域旅游创建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紧密结合。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要求,建设全域美丽乡村。与重庆华宇园林有限公司合作,采取PPP模式,统一规划设计、集中建设114个美丽宜居示范村,今年计划完成42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以此为基础打造6个—8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健全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探索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利用新模式。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建农村道路30公里,有效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管护运营水平,使其成为农产品外销的坦途和农民致富增收的小康路。孟塬镇宋峪村桃花谷生态旅游项目通过“三变”改革正在稳步实施,包括贫困户在内的群众成为股东和股民,走上了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致富的快车道。华阴市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县,华阴市仿车村荣获“2017年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称号。

  实施旅游+电子商务工程,做强旅游商品经济,延长产业链条。将当地传统的食品、蔬菜、日用品等包装成旅游产品,借助旅游电子商务进行推广和销售。目前,已成功打造出了孟塬镇冯池香菊、罗敷镇葱兴香椿、华阳豆腐、岳庙办西河土织布、苗家核桃、太华八一粉条、华西北洛红提、桥营水果柿子等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让平日里再普通不过的东西变成了时下最流行的“网红”。地处华阴市最东端的岳庙办苗家村属于典型的旱塬区,主要种植核桃。然而,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核桃的销售成了难题。2017年,依托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借助华山的影响力,该村将核桃包装成旅游土特产,携手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线上销售,上线第一天就销售青皮核桃1.5万斤,累计销售70万斤,成为该市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助力脱贫攻坚的亮点。

  挖掘地域文化,将文化资源包装成旅游资源,依靠“手艺”脱贫致富。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华阴市加大文化资源保护力度,杨氏文化、祭祀文化等名扬海内外,华阴老腔、华阴迷胡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司家秋千会、素鼓、华山古庙会、劈山救母神话传说、华山拳(剑)等7项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陈氏老腔皮影雕刻技艺、华山戏法、八一(长敖)粉条、华阳豆腐、华山红拳等18项列入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加快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步伐。今年4月,相继举办了“罗敷香椿采摘旅游节”“第六届秋千文化艺术节”“第二届华西桃花文化旅游节”等乡村文化旅游节庆活动,集民俗文化展示、采摘体验旅游、旅游扶贫产品展示为一体,实现了全域旅游与扶贫攻坚的有机融合。

  建立贫苦户入股和涉旅企业带动相结合的扶贫机制,共享全域旅游发展成果。通过市域内优势企业托管模式,紧扣华阴旅游产业的比较优势,探索开展索道公司、华旅集团等市域内优势企业托管贫困户发展。市财政出资设立风险补偿和风险担保基金,撬动银行信贷资金1亿元,托管1800余户贫困群众,户均年收益3300元以上。日前,南山菊花种植合作社、罗敷镇桥营村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等陆续为入股的贫苦户发放了季度分红。以桥营村为例,采取贫困户,村干部、包联单位共同入股的办法,建立了鲲鹏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的分红全部分给贫困户,加之合作社用工量大,村民不怕没工作、没收入。下一步村里还将发展新型甜瓜、杏、甜柿子、李子等经济作物,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

  全域旅游的发展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内生动力,让华阴的乡村发生着变化——泥泞不堪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破旧的土坯房变成了崭新的砖瓦房,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归巢”创业,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华阴的旅游扶贫已成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脱贫攻坚中的重要力量,不仅美了村、富了民,还优化和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提升了乡村文明程度,成为推动农村发展进步、实现经济社会追赶超越的新动能。

新闻推荐

全市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

  本报讯(通讯员李中泽)4月27日,全市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华阴市召开。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处长杨孝武、省民政厅基政处调研员雷长青出席会议并讲话。  ...

华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阴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