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陕西建成有国际范、中国风中国风、陕西味的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强势发力追赶超越陕西加油
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要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一时间,全域旅游的热浪席卷全国,并且愈演愈烈。
陕西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紧抓全域旅游发展机遇,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不断创新,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追赶超越,转型升级,实现陕西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
一年多来,从陕西省17个市县先后两批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到陕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陕西全域旅游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以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走出了具有陕西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
“旅游业要做大,关键是共同来做”,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的一句话,不仅道出了全域旅游发展的关键所在,也为陕西旅游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系统思维”引领
陕西全域旅游发展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力
陕西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深厚,发展全域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7年5月24日下午,省委书记娄勤俭主持召开会议,专题听取陕西省全域旅游工作情况汇报。他强调,要深刻理解全域旅游的丰富内涵,放眼全球、立足全国看陕西,进一步开阔眼界、创新举措,运用系统化思维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娄勤俭强调的“系统思维”,就是把陕西全域作为一个旅游“大系统”来把握,把各市县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子系统”来打造,注重系统和各子系统之间的内在逻辑,加强整体设计和互动联动,推动陕西全域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系统思维”的引领下,陕西全域旅游发展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力。
事实上,陕西全域旅游发展起步较早,优势明显。陕西省从2009年起就开创性进行县级旅游发展改革试点,启动了省级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到2015年共创建了两批17个省级旅游示范县。与现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基本一致甚至要求更高。2016年,第三批16个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正式启动。据统计,2016年全省17个旅游示范县共接待游客1.468亿人次,旅游收入474.2亿元,33个旅游示范县的旅游接待规模已经达到了全省总接待量的一半以上。全域旅游对陕西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推进体制创新
吹响全省旅游系统追赶超越的冲锋号
除了发展模式的转变,全域旅游时代也带来了管理体制的革新。
今年5月,陕西省旅游局正式更名为陕西旅游发展委员会,并由省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省政府组成部门,标志着陕西旅游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里程碑。
目前,陕西省17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县和16个省级旅游示范县都成立了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宝鸡、铜川、延安、汉中、韩城纷纷成立了旅发委,临潼区、华阴市、扶风县、礼泉县、留坝县等完成了全域旅游发展“1+3”模式的顶层设计,商洛市研究通过了市县两级同步成立旅游委,临潼区还创新性成立了旅游购物退赔监理中心。其它创建县也在加快机构编制审批,管理体制创新进展顺利。
改革创新带来了无限的发展可能。大荔、凤县、商南、柞水、石泉、礼泉、宁陕等一大批魅力旅游名县脱颖而出,成为广受游客喜爱的知名旅游目的地。不仅激发了县域经济的活力,也为陕西全域旅游发展奠定了机制、产业和人才的基础。
在7月14日举行的全省旅游业追赶超越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高中印详尽解读了旅游局改为旅游发展委后到底应该“怎么看、怎么干、干什么”的问题,吹响了新体制下全省旅游系统追赶超越的冲锋号,加快建设旅游强省。
有效整合资源
构建大旅游 大市场 大产业
如何做大旅游产业,把全域旅游发展抓紧抓实,陕西旅游人也早已经目标明确。那就是以“旅游+”融合发展为路径,在全域范围内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加快旅游资源的全域整合,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行业共建共享共荣。
为加快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行业深度融合,4月份,陕西省政府组织旅游、工信、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文化、林业、文物等13个部门负责人,召开了全省旅游业融合发展推进会,印发了《陕西省旅游业融合发展工作方案》,形成相关部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合力。
目前,在“旅游+”的带动下,陕西旅游新产品业态创新,成果显现。与文化相结合,《长恨歌》实景演出服务规范成为国家标准,《出师表》、《法门往事》、《延安记忆》、《12·12西安事变》等精品剧目相继与广大游客见面;与农业结合,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逐渐壮大了陕西乡村旅游十百千品牌;与城镇化相结合,扎实推进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创建了2个4A级文化旅游名镇景区;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创建了37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与体育相结合,加快了照金、营盘体育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与工业相结合,指导西安、宝鸡、咸阳、铜川等市开展工业旅游示范点创建,张裕瑞那城堡酒庄被确定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与教育相结合,研学旅游快速发展,陕西历史博物馆入选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通过实施融合发展举措,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研学旅游、工业旅游、古镇旅游、康养旅游、高铁旅游、森林旅游等旅游新项目、新业态成为陕西旅游的新亮点和新的增长极。
建设四大高地
形成陕西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世界文明的一个重要摇篮,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都城所在地,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而“父亲山”秦岭与“母亲河”黄河,则共同繁衍出了三秦大地上秀丽壮美的自然生态景观。
发展中,围绕供给侧结构调整,省旅发委提出要发挥古丝绸之路起点和人文生态优势,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核心景区为龙头、精品线路为纽带,深化文化、旅游等合作,着力构筑新高地。
通过资源整合和产品结构优化,陕西明确提出将重点打造丝绸之路起点旅游走廊、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黄河旅游带和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四大旅游高地”,推出丝绸之路精品线、华夏文明寻踪线、红色革命感悟线、陕西南北穿越线“四大精品主题线路”,形成陕西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把陕西建成有国际范、中国风、陕西味的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承载着这样的旅游梦想,陕西旅游人敢于担当,使命光荣。
共享发展成果
让“全域旅游”助力经济民生
“共建共享”是全域旅游的显著特征。
为此,陕西在全域旅游发展中,坚持围绕全域旅游发展短板进行突破,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旅游发展的成果。
全域旅游的发展薄弱和短板在乡村。2017年4月,省旅发委组织召开了全省乡村旅游暨旅游扶贫现场推进会,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加快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意见》,实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十二大重点工作,壮大乡村旅游十百千品牌,打造一批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和休闲农庄。在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中,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21个扶贫重点村的旅游开发,采取对口帮扶、项目支持、规划指导、专业培的问题,联合住建厅,开展文化旅游名镇和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厕所革命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同步实施,在重点旅游村镇实行改厨、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三改一整理工程”,省旅发委加大整治力度,持续擦亮乡村本底。
通过这些细致而琐碎的工作,全域旅游背景下,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生态环境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发展不断转型升级,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马秀红郑亚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乔刚通讯员石超奇)6月29日下午,在美丽的华山脚下,华阴市(华山景区)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表彰大会,隆重表彰了华阴(华山)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模范标杆人物...
华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阴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