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镇:用“方城文化”打造“文化方城”

临沂日报 2020-05-15 10:37 大字

□临报融媒记者 靖海汀

通讯员 子明 俊峰

方城镇历史文化悠久。东周时期,为春秋“防邑”故地,辖区防城故城遗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始建于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城址,它在东周时期为鲁国东疆重镇,也是汉代华县县城所在。西汉至晋代,为华县县城所在地。方城镇还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军事家颜真卿的故里。近年来,该镇立足实际,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深入挖掘打造本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用历史悠久的“方城文化”倾力“文化方城”打造,推动了全镇群众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完善功能建设,做好文化为民

为加大文化站建设,完善图书室、书画室、游艺室等文化活动室服务功能。该镇立足自身实际,积极筹划建设方城镇文化、图书分馆,与兰山区图书馆进行工作对接,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对现有馆藏图书进行整理、分类、编码、覆膜,加贴磁条,整理编排图书5854册。经过分类整理,图书室的图书显得更加美观整齐,极大方便了图书资料的查阅学习。

在狠抓镇级图书馆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华城、东朱汪、姚寨等村农家书屋建设,围绕“七个有”建设标准,加快大唐庄、西街、郭兴庄、东古城、诸满六村、石埠庄等村村级文化中心和农村历史文化展示室的建设,繁荣农村基层文化。截至目前,全镇建设农家书屋32处、农村历史文化展示室11个、文化健身广场73处,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平台。

挖掘本土文化,打造地方特色

“乡野广沃,文脉璀璨”。该镇立足自身,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倾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品牌,辖区华城村历史悠久,有汉代防城故城遗址。该村以古临沂遗址保护为特色,以振兴乡村文化为切入点,建设历史文化展示室240平方米,收藏展品1200件。民俗馆展出了古临沂之谜、老子与华城、孔子与华城、颜真卿与华城、华城名人轶事、老子殿的记忆等部分内容。这些文化记忆,由散落的历史碎片连缀而成,记录回顾了华城村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

在东朱汪村,该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本村文化的传承发展,专门成立了文化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重点。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规划设计,打造建设1000余平方米的东朱汪村文化中心。中心包括农家书屋、多功能会议室、儒家讲堂、党建历史文化展室、村情民俗展室等。突出展示了本村历史发展沿革史及村内各时期活动图片和文物实物。也为传承和展示乡村文化搭建了良好展示平台。

借助平台载体,倡导全民阅读

该镇姚家寨村,在利用农家书屋引导群众学习阅读的基础上,还组建了太极拳健身队伍、秧歌广场舞队伍、老年庄户剧团,不定期开展文化活动,学习健身两不误,切实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为带动全民学习,为广大群众营造一个浓郁文化气息,方城镇在打造学习型机关同时,积极组织各村开展全民读书学习活动。号召发动各村利用农家书屋、借助“学习强国”平台等,积极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借助“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促进少年儿童课外阅读,丰富知识,也更好地发挥了农家书屋作用。去年3月,方城镇被授予临沂市第三届全民阅读活动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弘扬时代新风,丰富文化活动

作为“真卿故里”,方城人继承着颜氏孝悌文化等优良传统,民风淳朴,乡邻友好,社会秩序稳定和谐。

该镇借助各类节日活动,开展文艺演出、书画笔会、广场舞表演等,活跃了当地的文化氛围。同时借助活动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大力弘扬时代新风,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在每年的10至11月份,该镇组织庄户剧团到全镇53个行政村进行文艺下乡演出,积极弘扬社会新风,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到目前为止,全镇已发展广场健身舞蹈队伍56支,发展庄户剧团11个,有5个剧团通过审核。每年到村送戏下乡50多场,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新闻推荐

身宽体胖“鹰形陶鼎”了解一下 □王月前

鹰形陶鼎(局部)“鹰形陶鼎”侧颜鹰形陶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器物,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1958年陕西华县...

华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