鸮面陶器盖再现史前先民们对猛禽的崇拜

三秦都市报 2020-04-16 01:48 大字

鸮面陶器盖近日,“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展览正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展览汇集16省、市、自治区36家文博单位的245件(组)彩陶及相关精品文物,是迄今中国博物馆涉及彩陶分布范围最广的一次展示。在此次彩陶大展中,有一件出土于渭南市华州区泉护村遗址的鸮面陶器盖引人关注。

鸮因其头部形态类猫,民间多称其为“猫头鹰”或“夜猫子”。1958年至1959年,为配合三门峡水库修建工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组建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陕西分队华县队,对华县(今华州区)泉护村仰韶文化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鸮面陶器盖就是在此次发掘中发现的。鸮面陶器盖为泥质褐陶,手制,正面塑出鼓起的双目和尖喙,头部上方两侧还有双耳的残迹。鸮面设计构思巧妙,构图简练而传神,是新石器时代先民艺术创作的代表。

1957年,泉护村遗址南面的太平庄还出土了一件鸮鼎。那么,鸮形陶器为何频频出现在泉护村遗址中?“庙底沟文化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粮食已有节余,由田野进入村落中的鼠类得以迅速增加,令先民烦心。1997年,在对泉护村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中出土了猫属遗骨,还发现了苍鹰、雕鸮等猛禽的骨骼。猫和这些猛禽都是捕鼠的能手。”考古专家认为,猫作为鼠的天敌,为人们驯化,成为人类灭鼠的帮手。而雕鸮视觉敏锐,飞行迅捷,鸣叫凄厉,性情凶猛,独居夜行,白天隐身于密林,夜晚出动猎食各种鼠类,一只鸮每年可以吃掉1000多只老鼠。由此似可推断,雕鸮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农业发展而进入人类居住的村落和人们的生活。

由于遗址中出土的猛禽类骨骼数量相对较少,而且主要是一些猛禽的肢骨,考古专家据此推断,这些猛禽骨骼可能是自然死亡或者驯化过程死后收集的。与遗址中发现的其他动物骨骼不同的是,这些猛禽骨骼上没有任何人为的穿孔、打磨用作装饰品或者工具的迹象,这进一步表明,泉护村庙底沟时期先民们对猛禽的崇拜。本报记者赵争耀

新闻推荐

齐心协力抗疫情 汇聚战“疫”巾帼力量 记华州区人民法院“抗疫”路上的女干警

通讯员刘玉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时时牵动着每一名妇女同胞的心,这...

华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