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传承“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守正创新弘扬时代新风

陕西日报 2019-03-07 08:48 大字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州皮影近年来蓬勃发展。目前相关从业人员千余人,年创造产值3000多万元。

雪后的少华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由机关单位、企业员工、在校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正在成为志愿服务活动主力军。目前华州区共有注册志愿者13643人,志愿服务组织168个。

本报记者郑栋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徜徉在渭南市华州区,明媚的春光里,处处都能感受到新时代的新风尚。从巍巍少华山到莽莽高塘塬,从滔滔渭河畔到青青赤水岸,在这片播撒革命火种和英烈鲜血的红色热土上,追梦篇章已经掀开崭新的一页。

在华州,“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熔铸的红色基因正在一代又一代地接力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像一粒种子,越来越牢固地植根于人们的心田;善行义举、好人好事潜移默化地传递着温暖人心的正能量—追赶超越中的渭南市华州区,正在守正创新中奏响时代强音。

一年来,华州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上和渭南市的部署要求,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弘扬传承“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城乡文明水平,打开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局面。如今,在奋进的新时代中,新华州正挺立在三秦大地上。

◆弘扬“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闪耀信仰光芒

“喊一声你的名字,莺啼杏花雨,高塘三川都是你的足迹,你看天边那抹云彩一片壮丽……”2018年春天,这首为纪念渭华起义90周年而创作的歌曲——《向信仰敬礼》在华州唱响,并很快传遍三秦大地。

主歌大气磅礴,副歌低回婉转,伴随着催人奋进的旋律,聆听着歌唱家阎维文直透心灵的演唱,人们不禁再次翻开书本,将思绪飘回华州西南方向的高塘塬,飘向90多年前那段反对压迫,奋勇抗争,萌发新生的峥嵘岁月。

90多年前,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在今天的渭南市华州区、临渭区爆发了渭华起义。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北方领导的规模最大的武装起义,也是西北地区首次军民相结合的武装起义,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丰碑。

“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矢志奋斗。”90多年后的今天,新一代华州儿女在革命先烈播撒火种的红色沃土上,传承弘扬着“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让信仰的力量历久弥新,让信仰的光芒在新时代里熠熠生辉。

退休10多年来,刘京运从未像现在这样忙碌过。曾担任渭华起义纪念馆馆长的他,既是渭华起义纪念馆讲解词和解说稿的作者,也是渭华起义的研究者之一。2018年,他又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成为一名弘扬“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的宣讲员。

“去年,光是我本人讲解的场次就有近40场。农村、部队、学校、企业,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2月28日,在华州区大明镇水渠村的家中,刘京运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渭华起义的革命故事在哪里都引人入胜,‘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在哪里都打动人心。”

“去年我给一群西北工业大学的大学生讲渭华起义。没想到,讲完后很多小伙子围住了我,不停地提问题、谈感受。他们告诉我,听完渭华起义的故事后,身上的血是热的。”刘京运说。

现在,已经73岁的刘京运仍然到处奔走,弘扬“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在讲课之余,他还不断收集整理渭华起义时期的民间歌谣。目前,这本收集了上百首歌谣的册子,正在进行最后的筛选整理。“弘扬‘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我觉得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刘京运笑着说。

聚焦“弘扬‘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这一主题,华州区向全区人民发出了当好“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守护者、传承者和践行者的号召,激励大家积极投身建设新华州的新征程,谱写华州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进机关,开展党员干部培训和理论阐释;进校园,与“德育工程”、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进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推进扶贫扶志扶智工作、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企业,融入企业文化、展示企业党建风采;进社区,贯穿为民服务和文明社区创建全程;进军营,开展理论座谈、专题宣讲;进网络,让“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火起来……

华州区各级各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务求实效,将“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融入中央、省上和渭南市的部署要求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成为华州打好三大攻坚战的精神给养和强大动力,不断闪耀信仰的光芒。

如今,华州区党员干部已经将弘扬“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作为自发自愿的使命与责任。得益于华州区委的主动引导和深耕厚植,“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不仅成为考量全区党员意志和作风的一把标尺,也越来越成为镌刻在华州人身上的自信烙印。

◆创新“善行华州”,焕发时代风采

一年多来,工作生活在华州区的人们悄然发现,身边的善行义举和好人好事变得多了起来。从拾金不昧到敬老孝亲,从热心助残到扶危济困,秀美的华州好像哪儿都轻拂着滋润心田的春风,既让人感到温暖,又催人奋进。

让华州区焕发出新时代新风貌的“法宝”,是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区,华州人像爱护眼睛一样珍视这份荣誉和信任,持续在工作中推陈出新,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直到现在,在华州区瓜坡镇瓜底村,年近90岁的惠孝祖老人还是会每晚拿出本子和笔,认真地抄录电视上播放的天气预报。在门外的砖墙上,有一块用白纸糊成的简易公示牌。每天清早,老人总会在公示牌上挂上用麻绳和纸片制作的标签,让来往的乡亲们了解当日的天气情况。

寒来暑往,时过境迁。虽然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虽然瓜底村的群众已经能通过手机和网络随时获知天气情况,但惠孝祖老人仍然像几十年前一样,天天播报天气情况。他告诉记者,只要自己能动弹,就要为乡亲们服务,做好事、做善事。

2018年5月15日,惠孝祖老人坚持数十年如一日为乡亲们播报天气情况的故事,在“善行华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上发布。通过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的联动传播,很快,这则暖心的故事就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赞誉,甚至还赢得了不少主流媒体的关注。

“善行华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是华州区创新运用“互联网+”手段,从细处实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举措。利用大数据和“云平台”,“善行华州”中1.1万余条家风家训不仅实现了全区9镇1办149个社区(行政村)的全覆盖收录展示,还搭建起了便捷的发布平台。

通过进一步创新“日行一善,积善成德”等主题活动,现在,华州区已经将“善行华州”打造成为群众分享善举、褒奖举手之劳的“后花园”。“知善、行善、扬善、乐善”的氛围在华州蔚然成风。

据统计,2018年,“善行华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共对外发布“日行一善”稿件425篇。新开设的《听英烈故事,向信仰敬礼》渭华起义英烈谱栏目,生动地讲述了唐澍等59位渭华起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新添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课堂板块,让党员干部和群众只需轻点指尖,即可参加学习互动。“善行华州”的平台内容更加丰富,传播形式更加新颖,引导作用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华州区还将2018年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深化提升年。按照主题鲜明、标志清晰、氛围浓厚、形式多样、美观实用的原则,华州区打造了包括太平河公园、群众文化广场、永安街区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以微景观、宣传栏、文化墙、主题雕塑、家风长廊、文明长廊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与优秀家风家训、非遗传统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进行融合展示。

2018年,在由中宣部宣教局主办的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培训班上,华州区负责人代表陕西省作了题为“渭南市华州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的交流发言。由区委宣传部牵头撰写的《渭南市华州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调研报告》获得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二类优秀研究成果。柳枝镇张桥村、高塘镇江村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初显成效,荣获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称号。全区135个村全面建立“一约四会”,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稳步推进。

◆做实“基层载体”,浇灌文明之花

1月27日,在华州区柳枝镇张桥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实践活动正在举行。高蕊花和同事们早早地来到了村里,热身、检查配乐,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高蕊花是华州区文化馆的舞蹈专职干部。这次来到张桥村,是开展第20期文艺下乡活动,为村(社区)的文艺骨干培训广场舞。不过,与以往单纯的文艺下乡不同,这次培训还是华州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堂“试验课”。

9时刚过,平日里活跃在柳枝镇各个村(社区)的文艺骨干、舞蹈爱好者们陆续来到了张桥村。就连附近莲花寺镇的广场舞“粉丝”们,也按捺不住纷纷赶来旁听。不大一会儿,在张桥村的文化广场上,就聚拢起了五六十人。

老师跳的规范,学生学的认真。

虽然是寒冬腊月,但大伙儿却热汗淋漓,有的人甚至干脆脱掉了羽绒服,只穿着厚毛衣在广场上起舞。临近中午时分,高蕊花和同事们准备的两支曲子教完了,正当她们打算返程的时候,学员们却围了上来,说啥也不让走。“她们让我们留下吃饭,但实际上是没学够。”高蕊花笑着说。

看着大家恳切的眼神,高蕊花再一次打开了伴奏音乐。就这样,在加授了一节水兵舞后,大家才尽兴地散去。离开张桥村的时候,很多文艺骨干都为这堂“试验课”点赞。“她们都觉得这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接地气,很实在。”高蕊花说。

群众的期待就是“冲锋号”,群众的需求就是“发令枪”。

1月31日,华州区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启动大会,渭南市华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揭牌。扎实贯彻中央、省上和渭南市的相关部署要求,华州区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一“基层载体”,统筹力量,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浇灌文明之花,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预计到今年3月底,华州区将实现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全覆盖。

如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挥实效?华州区的选择是将实践中心整合为“五平台”“五基地”。在华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整合建立起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科普服务平台、健身体育服务平台。同时,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区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华州区还将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农民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企业文化示范基地、青少年教育示范基地、家风家训示范基地。

做实基层载体,关键在人。作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体力量,华州全区已有注册志愿者13643人,志愿服务组织168个。下一步,华州区将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吸纳各类群体中的人才,组建一支政治上过硬,活跃在基层的“永久牌”志愿服务队。

现在,华州区正在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重点,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接地气、受欢迎的实践活动,华州区努力将脱贫攻坚、扫黑除恶、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帮助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同时,华州还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华州好人”选树和学习活动,开展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作为“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发祥地,华州区还将依托渭华起义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一批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让“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成为华州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鲜亮底色,让中央的大政方针和省上、渭南市及华州区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传承“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弘扬时代新风。追赶超越中的华州,正在新时代的追梦征程中砥砺奋进。今年,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凝聚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华州区正在以奋发昂扬的姿态,踏实肯干的作风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本版照片由本报见习记者董剑南通讯员雷磊颜永超李沛华段喜宁 摄

新闻推荐

渭南华州区开展文化大拜年系列活动

阳光讯(记者杨月锋通讯员白妮孙菲)2月12日~2月25日,渭南市华州区持续开展春节文化大拜年系列活动。在子仪大街群众文化广场,2...

华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