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元宵”闹华州

西北信息报 2018-03-06 14:47 大字

本报讯(记者何绒 通讯员杨宾)热闹喜庆的锣鼓,惊险刺激的芯子,欢快热情的秧歌,逗趣好玩的旱船……古老的节日配上传统的技艺,焕发出别样的文化气息。华州区特有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背花鼓”和“铁里芯子”再次在戊戌年元宵节迎来央视直播镜头,面向全国观众精彩绽放。

2017年元宵佳节前夕,中央电视台在全国各地遴选有地方特色的闹元宵活动作为直播地,华州区作为当日陕西唯一直播地入选。

今年,中央电视台再度关注“华州社火”,是对华州民俗文化的“热情”鼓励。华州民俗艺人们表演的更有劲头,展演阵容再次提升,活动内容更加丰富。

“非遗”聚首闹元宵

“华州背花鼓”,是该区下庙镇一带特有的一项民间艺术,因表演时鼓手身后背一个扇形花架而得名。原为当地古代大型祈雨祭祀活动的专用鼓舞,2008年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整个表演过程,艺人双手击鼓而舞,在巨大的阵鼓声中蹦跳着变换队形。背花随着蹦跳和舞姿变化,如孔雀开屏,似旌旗飘荡。配以高亢的鼓声、激昂的锣声和演员节奏强烈粗犷豪放的呼啸声,声威雄壮、排山倒海,展现了群众安居乐业、五谷丰登的精神风貌。

“华州铁里芯子”为和睦乡邻而产生,被誉为“抬着的戏台”。这项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源于明清时期,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盛行于该区高塘镇铁里村一带,2007年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到8岁的儿童装扮剧中人物站在几人高细细的“芯子”上,空中做出各种动作,衣袂飘飞,翩翩舞动,险中求趣,引得路边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大声叫好,连连惊叹。古装芯子“孙悟空唐僧”、“姜太公钓鱼”、“唐明皇杨贵妃”、“高杆三请樊梨花”、“梁秋燕”,现代芯子“中国梦”、“渭华起义”等芯子节目将现场推向了高潮。

此外,大型表演开场锣鼓、米糊戏、肘木偶、华州老腔、秧歌戏、腰鼓、旱船跑马……这些快要失传的民间艺术和华州皮影、华州粮食字画、华州剪纸、华州黑陶、迎新春书法摄影作品等展出,也成为了今年吸人眼球的一道亮丽风景。

文化迎春成常态

“民俗闹元宵”已成为华州区一年一度的文化形态。即便不组织进行统一的展演,老百姓也会自己走村串乡演出。华州区把此次活动作为新年的第一件大事,全力以赴办好,最大程度的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

背花鼓、看芯子、赏非遗、乡村皮影戏、文化大拜年……融古今文化于一体的华州区春节文化活动,是当地群众文化和非遗的集中绽放,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发展,已经像春晚一样,成为华州区人民一年中最不可缺少的节日大餐。

新闻推荐

渭南华州表彰28名“身边的好人”

据新华网消息2月2日晚,“德耀华州身边好人”主题颁奖典礼在渭南市华州区举行。28名“华州好人”受到表彰,现场千余名干部群众共同见证了善心善德的力量。“杨涛老人,退休后自荐成为一名人民陪审员,坚...

华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