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乡村情
詹老师在课余时间和孩子一起玩游戏
为孩子蒸鸡蛋
孩子不会的题,詹老师手把手教
詹老师细心给孩子讲课
中午,孩子放学回家,詹老师提水准备做饭
27载,寒来暑往。詹小翠的头上已见丝丝白发。
她走进大山来到乡村。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播洒在教育事业里。27载,她始终站在那三尺讲台上,一笔一笔播种着希望。
1990年,詹小翠来到渭南市华县大明镇唐壕小学,成为一名小学老师。这所秦岭北麓依山而建的小学是那么简陋,那样寒酸。现在,这里仅有她一位老师和10个学生,不仅仅是老师,詹小翠更是孩子们的“妈妈”。
只要有点好吃的,哪怕是一颗糖,她都要留给孩子们。每次外出,她都抱回来一摞本子、课外书籍作为给孩子们的奖品,谁的作业做的工整,老师就奖励给孩子一支铅笔或一个本子。
拿了奖品的孩子们开心,送出奖品的詹小翠欣慰,她从娃娃们的眼神中看到了求知的渴望,她从朗朗的读书中,听到了向上的力量。
唐壕小学地处偏远山村,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因为忙农活,没时间给娃娃们送饭,詹妈妈就负责了孩子们的衣食。
一碗饭分出半碗给孩子,晚上睡觉前给孩子们洗干净小脚丫,孩子病了,她背着去乡村卫生所……
上课时,詹小翠是要求严格的老师。下课后,詹小翠是慈爱的“妈妈”。27年里,学校没有大的变化,而一波又一波的学生走出了大山,其中很多已经上了大学。
52岁了,詹老师不再年轻,深夜备课时双眼已花。2015年,她荣获马云乡村教师奖、渭南市扎根山区育人楷模称号人物、陕西省“最美乡村教师”,这是对她27年扎根农村教书育人最大的褒奖。
现在,詹小翠的学校只有10名学生,这10名学生中多数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常年不能回家,孩子只能依靠年迈的老人照顾,而在学校里孩子们生活都由詹老师看护。
“知识改变命运,我是一名人民教师,这是职责,也是心愿。我还会继续坚守,让孩子们通过努力学习走出大山。”
今天是您的节日,老师,您好!
文/图本报记者代泽均
新闻推荐
本报渭南讯(记者杨晶)7月15日下午4时,华州区人民政府在柳枝镇召开组、村、镇、区四级干部参加的华山机场征地拆迁动员大会,历经三年多反复论证的华山机场终于在当天落户华州区柳枝镇。华州区副区长王...
华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