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会说话
本报记者 刘聪梅 史王萍
在临渭区108国道与G30连霍高速交叉口东北,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子,普通砖瓦房,铁皮门有点破旧,进去才发现这里面有一个木工坊。
曹奎是这里的主人,从知情人口中得知,他是一位业余木工匠人,一直坚持榫卯传统技艺,坚持慢工出细活,执着让木头开口说话。这种传统技术受到视频拍摄爱好者的关注,一时间在网络上火了起来。
推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摆放整齐的木料,清冷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纯实木清香,一只叫木头的黄狗摇着尾巴欢快地跑来跑去。
从小院子进入木工坊,型号各异的凿子、刨子、铲子等各种工具整齐地码放在靠墙的架子上,已经完成的实木茶桌、饭桌、凳子……完全使用榫卯技术,百分百复刻的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木工手艺。
曹奎,1981年出生在合阳县坊镇中雷村。小时候,老家村子里根本没有玩具店,看到别的孩子从城里买来的玩具汽车,他跟哥哥就哭闹着让父亲也给他们买一辆,后来,手巧的父亲就给他们做了一辆。那是一个用木头做的汽车模型。外加四个木头轮子,车子前边绑了一条绳子,他俩整天得意地拉着四处炫耀,吸引了周围小伙伴羡慕的目光。那个时候,木头给他带来了快乐。
那时,父亲在西安的建筑工地做木工。一次暑假,他去了父亲工作的地方,他们临时住在工地的木工棚里。对他来说,木工棚就是他们的家,那时候,木头给他带来了温暖。
尽管他已经离开合阳老家到渭南十多年,其间干过不少行当,关于木头的记忆总在脑海里反复出现,特别是老家厨房隔间里有一个神秘的木头箱子,箱子里有许多木工工具以及制作的半成品木器,那个箱子里装着父亲一直未完成的梦想。
当提起那个神秘箱子,曹奎对木工的热情便燃烧了起来,他嚷嚷着和父亲一起把那个箱子搬了出来。像是发现了宝藏似的,把箱子里的工具全部倒在院子,整理了一下便打包搬回城里。
每当看见那些工具,脑海里便出现父亲怀揣梦想的样子。他虽然没有专门拜师学习,但凭着对木头的热爱,进行着木工榫卯技艺的复刻、还原。
他畅游在木工论坛上,就像着了魔似的,整天沉浸在木头的海洋里,就连做梦都是在安装榫卯。经常在闲暇时间,找木工师傅切磋技艺。
2019年6月的一天,他发现了渭南高新区一个废弃的老院子,觉得清静,就想用木头在这里围一个小院,在小院中间修建一座属于自己的木工坊,春天闻着淡淡的花香,坐在院子里做着精细的木工活儿。于是自己动手,一砖一瓦盖起了房子,一点一滴奋斗着他的诗和远方。
时间,是最好的匠人。木头,是匠人的朋友。
从母亲陈旧的老嫁妆凳子开始,他想把关中人生活中传统的木器,全部做一遍。他怀着感恩之心给隔壁老叔做了套老式桌椅,潜心创作出小朋友喜欢的小木马,他用发现的眼光雕琢着记忆中木头的温暖……
在木工坊里工作时,曹奎浮躁的心总能平静下来,对他来说,每一块木料都是他的朋友,每一道工序都是一次心里头的对话,每一次抛光打磨都是一次情感共鸣。看着推刨一折一回,那漂亮的原木花纹立刻映入眼帘。透过那犹如山水画般的木纹,他似乎看到了木头原本顽强的生命,重新绽放出生命。那在他手里的榫卯,一转一合,每一处连接,都是埋藏在木头心里的初心。
也正是这份简单的初心,让大家感受到了一个关中匠人快乐的木工生活,同时也得到了万千网友的关注和热爱。为了木尽其用,哪怕是最后的木渣颗粒也要熊熊燃烧绽放最后的精彩。他还琢磨改进炉子,没想到这个无心之举在网上火了,网友纷纷下单订货,甚至有经销商找他合作生产炉子。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曹奎计划着未来的日子,木工坊不仅有渭北朴实的木头家居,还要有记忆中的秦风秦味;不仅有生机勃发的树木生机,还要有独具关中特色的平凡日子……
总以为树木如果不会发芽,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然而,在曹奎手里,木头就像遇到生命里另一个温暖的春天。这个让木头开口说话的人,身体里,必定装着一个巨大的春天。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顺利推进退役军人优待证申领发放试点工作,提升办理水平,让优待证申领更便捷,把试点工作做成“样板”。近日,渭南市合...
合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