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救心”的“合阳模式” 写在合阳县医院胸痛中心正式成为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之际
合阳县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启动会
医务人员走进企业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
查房
观片
介入手术
合阳县医院负责人向中国胸痛中心总部专家汇报工作
中国胸痛中心专家深入合阳县医院科室现场核查
本报记者 惠晓翠 通讯员 王莹
连日来,合阳县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心情格外愉悦。在8月26日,2021年度第二批次中国胸痛中心及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结果公布,合阳县医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总部认证,正式成为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大家盼这一天盼了好久。
从2020年8月至今,一年多时间,在院党总支的坚强领导下,急诊科、心内科、呼吸内科、心电图室、CT室等科室的医务人员跋涉在艰辛的“救心”之路上。这条路异常艰辛,他们却走得义无反顾,只为打造生命的“极速通道”。
9月2日,记者来到合阳县医院,倾听胸痛中心建设背后的故事,探索他们的“救心密码”。
启航 从基础培训入手,让人人都成为急救员
众所周知,胸痛是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张力性气胸等。据统计,我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每年新发心梗70万例,总体死亡率高达30%左右。
多年来,在古城合阳,一直没有体系完善、制度健全的胸痛中心,很多胸痛患者常常需要前往省城就诊。为保障胸痛患者的生命安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填补全县没有胸痛中心的空白,2020年8月,院领导班子作出重大决定:全面启动胸痛中心建设。
在2020年8月28日召开的胸痛中心建设启动会上,县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杨秀斌希望,全体医务人员以“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严格按照胸痛诊疗流程,整合各种技术力量,通力协作,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地快速诊疗,最大程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自此,县医院迈入胸痛中心建设的“快车道”。
如何使大家都知晓、掌握急救技能,具有识别、判断心梗的“慧眼”呢?医院心内科、急诊科相关专家认为,只有人人都成为急救员,才能第一时间为胸痛患者采取急救措施,为后续抢救赢得时间。随后的日子里,心内科、急诊科相关专家深入医院各个角落,把心肺复苏的方法传授给医务人员、患者家属以及保洁员、保安等。编写小手册《应知应会知识》,涵盖如果发现病人或家属突发胸痛怎么办?哪些症状提示患者为高危胸痛患者?县医院胸痛中心在哪里……也有介入团队、急救团队的电话。医务人员将这些小册子发放给患者及家属,提升胸痛诊疗知识知晓率。
与此同时,急诊科主任杨继孚带领医务人员深入医共体成员单位——黑池镇中心卫生院、坊镇中心卫生院、甘井镇中心卫生院、王村镇中心卫生院、路井镇中心卫生院、同家庄镇中心卫生院,向医生宣讲胸痛诊疗知识,教授他们急救技能,使基层医务人员具有识别胸痛患者的能力。一年来,县医院医务人员的身影遍布坊镇、黑池镇等6个镇的角角落落,也将健康知识送到基层医务人员及群众的身边。
聚力 构建院内多学科协作及全域救治网络,打通胸痛患者救治“最后一公里”
院内多学科协作,院外倾力打造全域救治网,是县医院上下建设胸痛中心的有力举措。自2020年8月起,县医院与6家中心卫生院建立转诊绿色通道,基层可直接转诊患者至县医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同时,向部分村卫生室赠送心电图机,这一举措大大方便了村民,打通胸痛患者救治“最后一公里”。
“患者范先生今年70岁,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的症状,伴随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心电图已传至胸痛中心微信群……”今年1月13日12时35分,路井镇中心卫生院医生焦急地给县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张少华打电话。电话里,他将病情言简意赅地说明。
县医院胸痛中心值班人员远程会诊,初步诊断患者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2时37分,医院立即调派救护车接诊。医生再次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患者有急诊介入手术适应症,且无手术禁忌症。向家属说明病情后,家属签署介入手术知情同意书,一条挽救生命的“快速通道”即刻打开。
此时的县医院内,心血管介入团队在导管室紧张地做着术前准备。13时09分,救护车到达医院,绕行急诊科及心内科,患者直接到达导管室开始手术。13时27分,专家成功开通血管。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血管开通仅仅用了18分钟。
18分钟,县医院成功挽救了一个鲜活的生命。这是发生在合阳县医院的一个真实的急救案例,全新的高效急救速度得益于县医院胸痛中心的稳步建设。
转眼,时间来到今年4月6日,省级联盟预检专家来到县医院,对胸痛中心创建工作进行预检。专家实地检查后,建议医院将创建国家级基层版胸痛中心直接变为标准版认证。“这在二级医院并不多见,创建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代表着专家对医院实力的认可,给予我们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心血管内二科主任康鸿雁感慨地说。
自此,县医院进一步规范胸痛患者就诊流程,设置相关标识,提升诊疗能力,多次邀请省级专家到医院进行指导,积极创建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
扬帆 以成功创建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为契机,为全县乃至周边县(市、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在胸痛中心建设厚厚的一堆资料中,记者看到这样一段文字:
2021年5月26日,胸痛中心建设材料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办公室网络申报及专家审核。
2021年7月15日,中国胸痛中心总部专家到县医院,进行现场核查。
2021年8月26日,2021年度第二批次中国胸痛中心及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结果公布,县医院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总部认证,正式跨入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行列。
短短的几行文字,却是县医院业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对县医院胸痛救治水平和救治效果的充分肯定,为胸痛中心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标志着胸痛中心建设管理体系、技术力量、质量标准、救治能力、硬件设施等各项指标和数据均达到国家级标准版水平。
“通过国家级认证,标志着县医院开展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球囊扩张成形术,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的快速诊断,心绞痛诊断和治疗等技术日趋规范化,缩短了急性心梗患者的抢救时间,为胸痛患者第一时间建立生命通道。”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张少华告诉记者,在院领导的科学谋划下,在全院职工的努力下,依据多学科整合的理念,按照科学的程序、严格的流程和现代化的管理措施,胸痛中心为急性胸痛等急危重症患者打造了一条生命的“极速通道”。
我们再来看一个小故事。今年6月12日6时35分,一辆疾驰的私家车上,家住合阳县城的郑刚(化名)带着感觉胸闷的父亲赶往县医院。途中,父亲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进入急诊室后,他的父亲突然丧失意识,呼之不应,呼吸6次/分,心率25次/分,血压为80/40mmHg。“糟糕,病人室颤了!”急诊科值班人员迅速给予电除颤、气管插管、静推药物等抢救措施后,患者恢复了心跳。
胸痛急诊值班医生快速完善心电图检查,请心内一科医生会诊后,明确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立即“一键启动”介入导管室,展开了与死神的赛跑。
此时,心血管介入团队在胸痛中心副主委闵宁斌的带领下严阵以待,7时10分,患者到达导管室。7时36分,找到引发心梗的“罪魁祸首”——前降支开口处完全闭塞,该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立即植入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开通闭塞血管,恢复前降支血流,病情平稳后,收入心内一科重症监护室,在呼吸机、主动脉球囊反搏的辅助治疗下,6月13日,患者逐渐苏醒。6月21日,在前降支精确定位下植入2枚支架。随后,复查患者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据了解,心梗急救有两个“120”: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闵宁斌介绍,若能在发病120分钟内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心肌血液供应,绝大多数心肌可以免于坏死。否则,随着时间的延长,坏死的心肌越来越多,并发症及死亡率就越来越高。这位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开始抢救到开通闭塞血管,用时71分钟。因此,把握“救心”的每一分钟,加快患者的抢救速度,一直是胸痛中心不懈的追求。
当然,成为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只是一个起点,今后,胸痛中心将永远走在挽救每一颗“心”的路上,惠及合阳以及澄城、韩城等周边县(市、区)群众,以更高的专业水平、更优的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群众,履行医者的职责,倾力守护“心”的健康。
采访结束,走出合阳县医院大门时,记者看到,门诊楼上“胸痛中心”几个大字熠熠生辉,一如他们对群众的承诺一样,永不褪色。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孙虎)近日,合阳县多举措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县卫健局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周密部署疫苗接种工作,始终把接种...
合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