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的土塔

渭南日报 2021-06-10 23:49 大字

史耀增/文 史沛鸿/图

“四镇八塔,七十二个圪垯”,这是合阳人人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所谓圪垯,指那些耸立在合阳大地上高低不等,粗细各异的土塔。此处的七十二不像“四镇”的四是一个确数,只是言其多而已,就如同说孙悟空七十二变,不是说他只会变七十二种样貌一样。这些土塔用夯土的方法筑成,开头底部是方形,逐渐往上,不断收束,形成上小下大的方柱体。有的在腰部设一个神龛,有的在顶部倒扣一口老瓮。年深日久,风雨剥蚀,方柱体的棱角渐次消失,变成圆锥形。还有的顶部也没有了,失去了初始的模样,成了一个土墩,这大约就是人们称其为“圪垯”的原因。同家庄镇官道河村东的土崖边有一座土塔,下部呈圆锥状,上部的方形塔顶还在,四面悬空,显示出一种历史的沧桑,也是该村历史悠久的见证。

走在合阳的大地上,随时都会有土塔映入眼帘。即以县东为例,坊镇的王家庄子、东清村、大伏六村、坤龙村,新池镇的坡赵庄都有土塔可见。合阳人为何要在村边筑这么多的土塔,老辈子人传说,这是风水的需要,是为了补文脉。合阳县城东南方的烈士陵园(现称天合园)内那座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千金塔就是合阳的文峰塔。合阳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也就是古代神话“女娲补天”中说的“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就一个村庄来讲,从西北到东南的落差可能不是很大,但人们总觉得东南方是个空,为了村庄的兴旺发达,人文蔚起,需要补一补。有不少村大人多的村庄筑起内为夯土、外用青砖包砌的砖塔,比如坊镇的中雷村、坤龙村、和阳村、福德村等过去都有这样的砖塔,但无一例外地都在1958年大跃进期间拆毁,因为人民公社要用青砖盖饲养室等公共用房,如今只剩了一个土墩或踪迹全无。无力建砖塔的村庄便筑土塔,黄土地上的人对夯土建筑的技术绝不陌生,于是在合阳大地上便有了一座又一座的土塔。黑池镇朴鲁村东南方的土塔建于何时,没有文字记载,村中老年人说,他们村在清代出了翰林鲁尔斌。合阳明清两代仅出过四位翰林,朴鲁村就占了一位,你说简单不简单?

合阳古称“莘国”或“有莘国”。历史上的周文王之母太任,周武王之母太姒和商汤的妃子都是莘国的姑娘,合阳人称她们为“三后”或“三圣母”。如果再加上神话传说中大禹的母亲,便是四圣母了。“三后”(三圣母)崇拜是合阳人独有的民间信仰,如今“三后祠”仅存的村庄是黑池镇的北雷村。“三后祠”位于北雷村村北,在祠的东南方黄河塬畔伸出三个沟嘴,每个沟嘴上都筑有一座土塔,它们既像村庄的卫士,又像是“三后祠”的护法天王,从北往南排成一排,远远望去,颇为壮观。坊镇大伏六村南有一条沟叫“龙马沟”,民间传说,当年从黄河波涛里蹦出,驮着河图的那匹龙马就是从这条沟里上塬的,后来伏羲根据龙马身上的花纹画出了六爻八卦,村人在沟边筑起“伏羲画卦台”,又建起“伏羲庙”。在龙马沟腰部有南北相对的两个沟嘴,居于北边的,大伏六村人称为“营马嘴”;居于南边的,北伏蒙村人称为“灵马嘴”,其实灵与营都是龙字念转音了。这两个沟嘴上都筑有一座土塔,隔沟相望。

上纪世九十年代,当时的马家庄乡保宁村出了一位优秀的农民基层干部马光行,《陕西日报》在头版连发《驾辕,靠这匹骏马》《希望在这里闪光》等三篇长篇通讯,并配发评论。渭南地委宣传部为了更好地宣传这个典型,委派著名剧作家赵静铭到合阳,以马光行的事迹为素材,创作一个剧本,赵静铭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了合阳大地上的土塔。他认为土塔顶天立地,坚韧刚强,虽历经风雨却巍然屹立,不改初衷,在马光行这样的农村基层干部身上体现的正是这种土塔精神,所以后来就给自己创作出的剧本起名《土塔》。

寒来暑往,月换星移,千百年过去了,风雨无情的洗刷让土塔失去了昔日的容颜,但却改变不了它们刚劲挺拔的身姿。它们静静地耸立在合阳的黄土地上,没有喧嚣,没有浮躁,也没有忧愁和烦恼,在它们身上,寄托着合阳人对平安吉祥的期盼,对多出人才的热望;它们见证着这块充满灵气的黄土地上的发展和变化。它们与合阳人一样,看起来似乎土头土脑,其貌不扬,但却沉稳憨厚,朴实无华,显示着一种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精神。

新闻推荐

“一套体系、两个平台、三项制度、四种转变”合阳县公安局强力推进接处警工作效能大提升

本报讯(通讯员吕姜博)近年来,合阳县公安局以打造新型警务指挥中枢为目标,聚焦实战、创新引领、稳步推进,建制度、促服务、抓落...

合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