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育科研新生态 渭南市“十三五”教育科研成果纪实
通讯员 张登 肖洁
教育科研成果是全力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抓手,是总结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教育走内涵发展的显性指标。“十三五”期间,渭南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陕西省《实施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全市基础教育教科研工作,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市域教科研基础性、引领性、先导性作用,教育科研成果斐然。
创新形式 科学规范
2017年,由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教学成果的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为此,市教研所在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采取大中小县20项、15项、10项的分配名额办法,以教育行政部门为推手,以教科研部门为主导,组织了200项成果的评审,并将市级评审结果89项成果和陕西省第十届评选26项获奖结果在全市范围进行通报。
因省上教育教学成果两年一评的随机性,市上成果评选只是就基层推荐的成果,进行程序上的递交,失去了市上成果的阵地,更缺乏了推广的空间,因此市教研所采取错位评选方式,即:与省上交叉评选,提前一年在市域内发现、评选,在教育教学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初步形成的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科学性、实践性、应用性研究成果,评选出优秀成果以备来年推荐省上,提高奖项命中率,从而引领市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质量攀升 广涉学科
“十三五”期间,市教研所规范成果评选机制,优化评选流程,聘请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省名师和省教学能手为评委,采取多人同时评审,集中平均的评审办法,共评审出市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125项,共有138项成果在省第十、十一届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在角逐,有40项成果脱颖而出荣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文正教育——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方案》1项获省第十一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6项获一等奖。
2018年在组织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渭南市有10项成果参评,其中《指向儿童成长的“乐贤幸福”课程实践探索》1项荣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成为除省级学校和西安市外唯一获得国家级殊荣的县市区,实现了渭南市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零的突破,具有划时代意义。
在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报送和获奖成果的学段学科分布不断趋于均衡,成果分布地区多、参与单位多,参加人员广泛,涉及了全市基础教育领域各个方面。据初步统计,高中(省9市29)、初中(省14市33)、小学(省11市33)、幼儿园(省3市2)、教研部门(省9市22)、教育局(省1市2)、特殊教育学校(市2)、教师进修学校(市1);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体育与健康、音乐、道德与法治、美术、综合实践、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劳动17门学科,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法、礼仪经典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市域教育教学底蕴。
孵化基地 辐射引领
“十三五”期间,渭南市渭南高级中学、高新中学、瑞泉中学、合阳中学、渭南初级中学、南塘小学、北塘实验小学、合阳县城关第二小学8所学校,以国家级教学成果孵化校(园)为阵地,在教育教学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中长期进行改革探索,并通过科学指导和协同创新研究,培育出具有冲击国家级奖项的高水平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引领市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全面推动渭南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榜样示范、辐射带动,孵化成果,以点带面,催发生产力,激发教科研热情,全面提升一线教师教科研能力。
同时,在第三届三秦教育论坛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交流大会渭南市蒲城县、高新区、富平县、华阴市、华州区11名教师参会交流,推广市域教育教学经验,学习优秀理念,为渭南市成果孵化和应用推广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毅通讯员赵瑛)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国家带量采购药品的决策部署,切实保障集采药品政策落地实施、惠利...
合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