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鸭 合阳产 致富路上顶呱呱

渭南日报 2020-10-24 00:54 大字

本报记者 王勇

10月下旬,持续的阴雨天过后,天清气朗,阳光明媚。合阳县甘井镇北京鸭养殖扶贫产业园里,数万只小鸭子叽叽喳喳,欢快地叫个不停。饲养员肖百录哼着小曲干着活,心里也和外面的天气一样,亮堂舒畅。自从去年入园务工以来,已经稳稳当当收入好几万元。“国家的扶贫好政策给我带来了今天的好日子。”肖百录感慨道。

北京鸭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著名的优良肉用鸭标准品牌。具有生长发育快、育肥性能好的特点,是闻名中外北京烤鸭的制作原料。且体形硕大丰满,羽色纯白并带有奶油光泽,市场认可度极高。

合阳县甘井镇位于合阳县西北15公里处,气候适宜,温差明显,是陕西苹果最佳生长优生区。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破解发展瓶颈,甘井镇党委、政府多方考察,发现北京鸭全身是宝,加上当地气候是北京鸭生长的优生区,非常有发展前景。遂立即行动,广泛联系、多方努力,最终和富强宏图牧业有限公司达成一致意见,建设甘井镇北京鸭扶贫产业园基地,以果带鸭、以鸭施肥、以肥增收,构建“果—禽—肥”立体循环产业发展模式,基地落户该镇麻阳社区。为便利项目推进,2018年9月,甘井镇创新成立集体经济联合社,基地由甘井镇集体经济联合社以土地形式进行入股并且出资统一建立,后续委托富强宏图牧业有限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实行“党委+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为该镇9个贫困村952户3413名贫困群众创造出了一条稳定的增收致富渠道。

伴随着产业集群的逐步壮大,产业效能逐步显现。通过入园务工、就业岗位、技术培训等多渠道,切实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肖百录作为麻阳社区的贫困户,成为优先受益的一员。自从去年5月入园务工以来,已饲养出栏6茬,每茬收入5000元左右。在肖百录的记忆里,过去村里人都是靠天吃饭,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肖百录的大儿子早已成家,小儿子的娶亲成了他最上心的事。如今,有了这份不错的收入,肖百录的心情一下子轻松多了。

据了解,甘井镇北京鸭扶贫产业园基地项目分两期。一期项目是麻阳社区与陕西富强宏图牧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扶贫项目,总投资2340万元,占地155亩,建有11栋养鸭舍,年出栏北京鸭90多万只,每年纯利润400万元左右,辐射带动麻阳社区81户贫困户受益增收。二期项目占地50亩,共计投资690万元,年出栏40万羽,可实现年产值1200万元~1800万元,9个贫困村952户贫困户共同受益。

甘井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甘井镇将全镇690万元扶贫资金整合起来,统一用于北京鸭扶贫养殖基地建设,充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让好钢用在刀刃上。同时,打破“产业只能在本村发展”的固有思维,在麻阳社区集中建设养殖基地,归属9个贫困村,一村一棚,实行统一养殖、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以基地为依托,镇上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途径与相关企业合作,大力发展饲料厂、有机肥加工厂、羽绒厂、鸭饼厂等与之配套的产业,初步构建起了“东鸭中果北旅游”的产业集群。

麻阳社区党支部书记梁登昌兴奋地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账:基地里的鸭主要是北京烤鸭,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根本不愁销路。每棚每年共计可为村级集体经济注入资金5.6万元。我们还配套建设了有机肥生产车间,成功解决了畜禽粪污、林果残枝、大田作物秸秆等多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难题,所产出的产品继续用于农业生产,真正实现了现代农业的循环利用模式。

新闻推荐

合阳县教育系统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岳彩丽)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进一步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合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